[实用新型]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7926.6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曾长贤;孙红林;顾湘生;姚建伟;陆群;於定华;陈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纵向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基支挡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在路基高边坡中设置竖向排水装置时,都采用漫流或明沟形式,在排水时这类设施易导致水流下渗危及边坡稳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在路基支挡结构上易形成“水帘洞”,导致水流直接冲击路基基床及轨道结构,危及行车安全。
在《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172号文)中明确将天沟水直接排入侧沟时应慎重对待:“第三十五条,排水设施应系统完整、排水通畅,排水系统径路区域地基应保证长期稳定。排水设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天沟不应向路堑侧沟排水,受地形限制需排入侧沟时,必须设置急流槽,并根据天沟流通量调整下游侧沟截面尺寸。”
而现有研究缺乏对在路基支挡结构上天沟与路堑侧沟之间结构的型式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使其能够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包括位于路基边坡高处的天沟和沉淀池,位于路基边坡低处的锚固桩,相邻锚固桩(3)之间设有挡土墙,挡土墙底部设有侧沟,还包括位于挡土墙外侧的挡水板,挡水板和挡土墙之间的空间形成纵向吊沟,纵向吊沟与侧沟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吊沟与侧沟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排水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向排水沟顶部设有排水沟盖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锚固桩与挡土墙相邻之间的顶部设有吊沟盖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土墙坡面上设有石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土墙内设有泄水孔。
本发明的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铁路路基支挡结构中设暗式的纵向吊沟,避免了水溅路基和表水下渗,有效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行车安全、排水通畅及坡面美观。
(2)解决了在高边坡地段规范中提出的天沟向侧沟排水的技术难题,可在山区、地貌复杂地段广泛应用。并随着在铁路、公路及市政等高陡边坡中的应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环境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的断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桩板式纵向排水装置包括天沟1、沉淀池2、锚固桩3、挡土墙4、侧沟5、挡水板6、横向排水沟8、排水沟盖板9、吊沟盖板10、石芽11、泄水孔12。
所述天沟1和沉淀池2位于路基边坡高处,天沟1直接收集从铁路路基流下来的水,然后水流入沉淀池2,在沉淀池2中消减动能并沉淀渣滓。锚固桩3位于路基边坡低处,挡土墙4位于相邻锚固桩3之间,挡土墙4的尺寸根据墙后岩土层压力测算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挡土墙4的坡度为1∶0.25。挡水板6位于挡土墙4外侧,并与相邻锚固桩3固结在一起。侧沟5位于挡土墙4底部,挡水板6和挡土墙4之间的空间形成纵向吊沟7,在本实施例中,纵向吊沟7宽1~1.5m。侧沟5与纵向吊沟7通过横向排水沟8相连通。石芽11设置在挡土墙4坡面上以消解水流动能,避免直接对侧沟5造成冲击。泄水孔12设于挡土墙4内,以排出从挡土墙4旁岩土层渗出的地下水。从沉淀池2中流出的水流经挡土墙4时流入纵向吊沟7,被挡土墙4坡面上的石芽11消减动能后流入横向排水沟8,并最终排入侧沟5。每块挡水板6两侧的挡土墙4不再设挡水板6和纵向吊沟7,而直接在挡土墙4外侧设挡土板13,纵向吊沟7每隔一段距离才设置。
为了整体美观的需要,在横向排水沟8顶部设有排水沟盖板9,在锚固桩3与挡土墙4相邻之间的顶部设有吊沟盖板10,挡水板6与挡土板13外形与设置位置均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板6、横向排水沟8、排水沟盖板9和吊沟盖板10的砌筑材料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挡土墙4的砌筑材料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7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钐钴系烧结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黄铜矿型化合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