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振弦式渗压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7378.7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2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李之中;卢有清;刘广林;程鸿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7/08 | 分类号: | G01L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振弦式渗压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振弦式渗压计,尤其涉及弦式渗压计的敏感部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渗透水压力的测量是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测结果直接影响大坝安全分析的结果,因此,需要精度高、性能可靠的传感器用于长期测量。
目前,传统振弦式渗压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压力导入部件,敏感部件及引出电缆密封部件。其中,敏感部件是渗压计的核心部件,敏感部件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过盈配合,螺纹连接并辅助以胶粘合的方式装配,因此,各个零件需要为粘合、螺纹连接预留一定的空间结构,导致敏感部件结构复杂,尺寸偏大,同时,上述装配方式所得到的敏感部件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整体部件,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测值可靠性较低,仪器现场长期使用后,胶粘合的性能大大降低,难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因此,传统振弦式渗压计的主要缺点有:1)渗压计整体结构尺寸较大,无法适应小型化的安装环境要求;2)振弦式渗压计测量一致性较差,测量误差较大;3)传统振弦式渗压计的密封性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长期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振弦式渗压计,改变了传统渗压计敏感部件的结构,解决了目前振弦式渗压计结构尺寸偏大,密封性能不可靠,长期稳定性一般,产品一致性差等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振弦式渗压计,包括:
电缆密封部件、保护壳体部件、敏感部件及压力导入部件,所述振弦式渗压计上部是电缆密封部件,用于固定与密封电缆线;所述电缆密封部件下部连接保护壳体部件,所述敏感部件位于保护壳体部件内,所述保护壳体部件底部设置压力导入部件。
上述敏感部件组成包括上部端头、中间主体、底部压力感应膜片,所述上部端头与中间主体,中间主体与底部压力感应膜片在装配以后,采用激光焊接的形式实现敏感部件密封焊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
(1)、新型弦式渗压计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拓宽了安装环境:新型弦式渗压计改变了原有敏感部件各部分连接目前普遍采用的胶粘结的方式,无需在敏感部件的各部分上预留供粘结的空间结构,进一步降低了敏感部件的尺寸,使得渗压计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将渗压计的整体尺寸有目前直径普遍大于26mm降低到21.5mm之内,可适应一寸管内部等小型化环境中安装。
(2)、新型弦式渗压计稳定性更高,密封性更可靠,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对敏感部件的各部分在装配以后,采用高精度激光焊接,形成更加稳定的一体的敏感部件,减少了因人为装配而产生了误差。由于敏感部件内部形成了全封闭的腔体,一方面密封性更加可靠,具有更高的测值准确性及过量程的测量能力,也大大降低了外界环境对敏感部件的干扰,能够适应更加恶劣的外界环境且测值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敏感部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振弦式渗压计,包括:电缆密封部件1,保护壳体部件2,敏感部件3及压力导入部件4;振弦式渗压计电缆密封部件1连接于保护壳体部件2上部,用于固定与密封电缆线;敏感部件3位于保护壳体部件2内部,保护壳体部件2底部设置压力导入部件4;敏感部件3包括上部端头5、中间主体6、底部压力感应膜片7。
渗压计上部端头5与中间主体6之间,中间主体6与底部压力感应膜片7之间在装配完以后,采用激光焊接的形式实现敏感部件整体密封焊接为一体。
新型弦式渗压计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小型化:新型渗压计采用了新的电缆密封部件,并且改变了原有敏感部件各部分零件采用胶粘结的连接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渗压计的整体结构尺寸,将目前渗压计的整体外部直径普遍大于26mm,降低到21.5mm之内,结构更加紧凑,安装环境进一步拓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7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压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薄膜测力装置的样品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