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工作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7293.9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胜;何孟芸;贾仕开;姚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42 | 分类号: | E02B7/4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007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工作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工作闸门,属于水利水电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水利水电行业的设计规范,作为布置在河道上的冲砂闸、泄洪闸部位的弧形工作闸门在选择孔口尺寸时,一般都将孔口的宽度设置得比高度大,至少会设置得比较接近,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弧形工作闸门门叶结构的设置,即一般的弧形工作闸门的门体结构都采用双主横梁结构,相应的支撑臂都采用双支臂结构。采用所述的双主横梁、双支臂结构的好处是能大量的节约制造弧形工作闸门门叶和支撑臂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但当限于现场的环境条件使得孔口高度尺寸较大时,特别是孔口的高度尺寸比宽度尺寸大得多的时候,如果仍然采用双主横梁、双支臂结构的弧形工作闸门,将会使弧形工作闸门上支臂以上门叶的悬臂段的长度特别的大,进而使上悬臂段挠度大量增加,从而使其刚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孔口的高度尺寸比宽度尺寸大得多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证上支臂以上门叶的悬臂段的刚度的弧形工作闸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形工作闸门,包括含有主横梁的弧形工作闸门门叶和具有一个开口端的支撑所述弧形工作闸门门叶的支撑臂,支撑臂的开口端分别支撑在弧形工作闸门门叶同一端的不同的主横梁上,弧形工作闸门门叶的主横梁为三根,支撑臂开口端为由上支臂、中支臂和下支臂构成的双开口结构,同一根支撑臂的上支臂、中支臂和下支臂分别支撑在弧形工作闸门门叶同一端的三根主横梁上。
进一步的是,在同一根支撑臂的上支臂与中支臂之间、中支臂与下支臂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多根竖杆。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上支臂和中支臂的相邻竖杆之间、中支臂和下支臂的相邻竖杆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斜杆。
进一步的是,竖杆的横截面为与相应支臂等高的工字形结构,斜杆的横截面为由两根槽钢构成的空腹式结构。
进一步的是,主横梁的横截面为箱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上支臂、中支臂和下支臂的横截面为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弧形工作闸门门叶上设置三根主横梁并尽量将相邻主横梁之间的距离拉大,同时相应的将支撑臂的开口端设置为由上支臂、中支臂和下支臂构成的双开口结构,并且使上支臂、中支臂和下支臂分别对应的支撑在三根主横梁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上支臂以上弧形工作闸门门叶的悬臂段的长度,相应的使上悬臂段挠度减小,从而使所述的弧形工作闸门即使使用到孔口的高度尺寸比宽度尺寸大得多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证上支臂以上门叶的悬臂段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工作闸门的主A-A剖视图;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为竖杆的横截面图;
图5为斜杆的横截面面。
图中标记为:主横梁1、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支撑臂3、上支臂4、中支臂5、下支臂6、竖杆7、斜杆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在孔口的高度尺寸比宽度尺寸大得多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证上支臂以上门叶的悬臂段的刚度的弧形工作闸门。所述弧形工作闸门包括含有主横梁1的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和具有一个开口端的支撑所述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的支撑臂3,支撑臂3的开口端分别支撑在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同一端的不同的主横梁1上,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的主横梁1为三根,支撑臂3开口端为由上支臂4、中支臂5和下支臂6构成的双开口结构,同一根支撑臂3的上支臂4、中支臂5和下支臂6分别支撑在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同一端的三根主横梁1上。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上设置三根主横梁1并尽量将相邻主横梁1之间的距离拉大,同时相应的将支撑臂3的开口端设置为由上支臂4、中支臂5和下支臂6构成的双开口结构,并且使上支臂4、中支臂5和下支臂6分别对应的支撑在三根主横梁1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上支臂4以上弧形工作闸门门叶2的悬臂段的长度,相应的使该上悬臂段的挠度减小,从而使所述的弧形工作闸门即使使用到孔口的高度尺寸比宽度尺寸大得多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证上支臂以上门叶的悬臂段的刚度。
为了使构成支撑臂3的上支臂4、中支臂5和下支臂6能形成一个刚强、强度和稳定性都能满足要的桁架结构,在同一根支撑臂3的上支臂4与中支臂5之间、中支臂5与下支臂6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多根竖杆7;在上支臂4和中支臂5的相邻竖杆7之间、中支臂5和下支臂6的相邻竖杆7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斜杆8。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主横梁1、构成支撑臂3的上支臂4、中支臂5和下支臂6承受重荷载的能力,又能使使用的钢材最少,主横梁1的横截面和上支臂4、中支臂5以及下支臂6的横截面均设置成箱形结构。同样的为了在承受同样的荷载条件小,最大限度的提高竖杆7、斜杆8的材料利用率,同时方便紧杆1与相应上支臂4、中支臂5和下支臂6的连接,竖杆7的横截面置为与相应支臂等高的工字形结构,斜杆8的横截面置为由两根槽钢构成的空腹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7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托盘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益生菌草莓汁饮料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