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船用风机盘管的接水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5559.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庞伟华;顾卫平;徐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风机 接水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水盘,尤其是一种用于船用风机盘管的接水盘,属于风机盘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机盘管接水盘在轮船等诸如此类的场合使用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大,风机盘管冷凝水较多,且传统接水盘只有一个冷凝排水口,轮船在行驶和驻船时,机组无法保持水平状态,机组内的冷凝水很容易产生外溢。因此在此类使用场合急需提供一种新型接水盘结构,顺利排放风机盘管机组冷凝水,且在船轮晃动时有效阻挡冷凝水外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用风机盘管的接水盘,其结构简单紧凑,能在轮船行驶和驻船时顺利排放风机盘管机组冷凝水,并能在轮船晃动时有效阻挡冷凝水的外溢,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船用风机盘管的接水盘,包括接水盘本体;所述接水盘本体的两端均设置冷凝排水接头,所述冷凝排水接头与接水盘本体内的腔体相连通;接水盘本体的上方压盖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形状与接水盘本体相匹配,挡水板上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接水盘本体内的腔体相连通。
所述接水盘本体的外侧壁上包裹有保温棉。所述接水盘本体的深度为50mm。所述挡水板与接水盘本体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接水盘本体的深度为50mm,能存储较多的冷凝水;接水盘本体的两端均设置冷凝排水接头,在风机盘管无法保持水平状态下,冷凝水可以从接水盘本体两端任意一个冷凝排水接头排放,有效减少接水盘腔体内部积水;接水盘本体上设有挡水板,在风机盘管晃动,接水盘腔体内的冷凝水瞬间无法顺利排放的情况下,晃动的冷凝水由接水盘本体上端的挡水板阻挡后保留在接水盘本体内,不会产生外溢;结构简单紧凑,能在轮船行驶和驻船时顺利排放风机盘管机组冷凝水,并能在轮船晃动时有效阻挡冷凝水的外溢,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接水盘本体1、挡水板2、冷凝排水接头3、保温棉4及进水孔5。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接水盘本体1呈盘状结构,接水盘本体1的深度为50mm,现有常用的接水盘本体深度为20mm,加深接水盘本体1的深度以便积存较多的冷凝水;接水盘本体1的外侧壁上包裹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为保温棉4,所述保温棉4沿接水盘本体1的外侧分布;通过保温棉4能够减少接水盘本体1内的冷凝水的热交换,防止进入接水盘本体1内的冷凝水二次冷凝。在接水盘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冷凝排水接头3,所述冷凝排水接头3对称分布于接水盘本体1上,且冷凝排水接头3与接水盘本体1内的腔体相连通。当在接水盘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冷凝排水接头3后,能在风机盘管无法保持水平状态下,冷凝水可以从接水盘本体1的两端任意一个冷凝排水接头3排放,有效减少接水盘腔体内部的积水。
为了能防止冷凝水在接水盘本体1的外溢,所述接水盘本体1上压盖有挡水板2,所述挡水板2的形状与接水盘本体1相匹配,且挡水板2与接水盘本体1通过焊接固定。挡水板2与接水盘本体1焊接固定后,挡水板2与接水盘本体1间形成相对密封的壳体结构,避免接水盘本体1内的冷凝水从接水盘本体1的上端溢流。挡水板2上设有若干进水孔5,所述进水孔5与接水盘本体1内的腔体相连通,从而冷凝后的冷凝水能通过进水孔5落入接水盘本体1内进行存储。
如图1~图2所示:风机盘管冷凝水从挡水板2的进水孔5流入接水盘本体1后,冷凝水流入由接水盘本体1和挡水板2组成的接水盘腔体内,通过接水盘本体1两端的冷凝排水接头3排入水管。在风机盘管晃动,接水盘腔体内的冷凝水瞬间无法顺利排放的情况下,晃动的冷凝水由接水盘本体1上端的挡水板2阻挡后保留在接水盘本体1内,不会产生外溢;且在风机盘管无法保持水平状态下,冷凝水可以从接水盘本体1两端任意一个冷凝排水接头3排放,有效减少接水盘腔体内部积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5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