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物清洁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5114.8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陈明国;肖昌云;韩兴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物 清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物清洁夹,属于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EPR核电站核岛施工过程中,分别采用刀片与钩子清理检漏管道塑料保护薄膜与钢筋网中的杂物,具体方式为:
1、在清理检漏管道塑料保护薄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身体趴在钢筋表面,通过刀片进行处理(部分管道标高较低,施工人员无法在钢筋表面无法进行操作)。此方法效率低下,且施工人员体力消耗较大,也很难达到全面的清理。
2、混凝土浇筑前期需对钢筋网中杂物进行清理工作,工人普遍采用φ12的螺纹钢,一端用铁丝缠绕固定,然后进行杂物清理工作。此方法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很难达到全面的清理,容易遗留下钢筋头,扎丝,钢筋标识卡片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工具清理钢筋网中的杂物费时费力与易遗漏的不足,提出一种省力可靠的钢筋网杂物清理工具。
本实用新型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工具清理检漏管道塑料保护薄膜效率低与不全面的不足,提出一种高效全面的检漏管道塑料保护薄膜清理工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物清洁夹,包括相互铰接的定钳体与动钳体,所述定钳体的尾部固接于钳杆的首部,所述钳杆的尾部制有定手柄,所述动钳体的尾部铰接于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与动手柄上,所述动手柄铰接于靠近定手柄的钳杆上,述定钳体与动钳体之间连接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进一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改进是:所述定钳体的端部固接有与其垂直的平板,所述动钳体的端部制有剪切刃。
本实用新型的异物清洁夹采用长柄定钳体与开刃口的动钳体组合的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物多用,可以有省时省力并全面地清理钢筋网杂物和检漏管道塑料保护薄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异物清洁夹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异物清洁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异物清洁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异物清洁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异物清洁夹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铰接的定钳体1与动钳体2,定钳体1的尾部固接于钳杆3的首部,钳杆3的尾部制有定手柄4,动钳体2的尾部铰接于拉杆5的一端,拉杆5的另一端铰接于动手柄6上,动手柄6铰接于靠近定定手柄4的钳杆3上,定钳体1与动钳体2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7。
使用时,操作者两手分别持定手柄4和动手柄6,将钳杆3伸入钢筋网中,压下动手柄6通过拉杆5带动动钳体2克服弹簧7的弹力,从而使动钳体2朝定钳体1运动,即可将钢筋头夹在定钳体1与动钳体2之间,或将钢筋标识卡片夹在定钳体1与动钳体2的端部之间,此时操作者移动钳杆3即可将异物清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如图2所示,其除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外所不同的是:定钳体1的端部固接有与其垂直的平板8,动钳体2的端部制有剪切刃9。
使用时,操作者两手分别持定手柄4和动手柄6,将钳体伸入检漏管道塑料保护薄膜待清除的部位,压下动手柄6通过拉杆5带动动钳体2克服弹簧7的弹力,而使动钳体2朝定钳体1运动,制于动钳体2的端部的剪切刃9将薄膜压到定钳体1端部的平板8上并切断,进一步夹持被切下的薄膜,此时操作者移动钳杆3即可将薄膜清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基础上的改进,如图3所示,其除与实施例二相同之外所不同的是:定钳体1与动钳体2之间连接的弹簧是扭力弹簧10。
本实用新型的异物清洁夹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5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