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线连接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3397.2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8 | 分类号: | H01R12/7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线 连接 模块 | ||
1.一种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具有一开口、平行排列的数个组装孔及一加压部,该些组装孔与该开口相互连通;
一软性排线,该软性排线末端设有数个第一接点并置入该开口中;及
一传输线缆,该传输线缆末端形成数条独立线,各该独立线末端设有一第二接点,该些独立线分别组装于该些组装孔中,使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二接点形成重叠接触,并借由该加压部形成固定,该些独立线可选择变换组装于该些组装孔的顺序以实现跳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独立线弯折延伸至另一该独立线的位置,另一该独立线弯折延伸至该独立线的位置,该独立线横跨于另一该独立线以形成交叉结构,使得该独立线末端的该第二接点与另一该独立线末端的该第二接点的位置互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独立线横跨于另一该独立线所形成的该交叉结构位于该连接装置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缆为另一该软性排线,且另一该软性排线末端以切割分线的方法形成该些独立线。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包括一本体部及一盖体部,该本体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该开口及该些组装孔,该些第一接点与该些第二接点于该本体部内搭接,该盖体部上设有该加压部,该盖体部卡合于该本体部且该加压部抵压于该些第二接点与该些第一接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设有一孔洞以露出该些第二接点,该盖体部的数个该加压部可穿过该孔洞而抵压于该些第二接点,并使得该些第二接点接触该些第一接点。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包括一本体部及一盖体部,该本体部的前端设有该开口,该本体部的后端设有一收纳部,该盖体部枢设于该本体部,该盖体部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该些组装孔,当该盖体部卡合于该本体部时,该盖体部位于该收纳部,且该些组装孔连通对应于该开口,该些第一接点搭接于该些第二接点,该盖体部的该加压部抵压于该些第二接点与该些第一接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盖体部设有数条抵压臂,该些独立线末端的该些第二接点延伸至该些抵压臂上,当该盖体部卡合于该本体部时,该些第二接点与该些第一接点被夹持于该些抵压臂与该本体部之间,该些抵压臂使得该些第二接点稳固地接触于该些第一接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抵压臂自该些组装孔的开孔处朝该本体部的该开口延伸,该抵压臂上设有该加压部,该第二接点延伸至该抵压臂的该加压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线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软性排线末端两外侧各设有一凸耳,该盖体部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一止挡部,该止挡部的前端设有一止退部,该止退部与该止挡部之间形成一定位槽,当该盖体部卡合于该本体部时,该凸耳位于该定位槽内,以将该软性排线末端定位于该连接装置,该软性排线的该凸耳与该盖体部的该止挡部及该止退部外露于该本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33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