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渣流动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3157.2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0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申波;唐启荣;杨杰康;王涛;汪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4 | 分类号: | C21B7/2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渣 流动性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炉渣流动性测量装置,属于测量用具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特别是在高炉冶炼钒钛矿时,当炉渣的流动性变差,就会使生铁的含硫量大幅上升,直接影响生铁的产品质量,严重时会造成炉料难行、挂料、结瘤等异常炉况,从而影响高炉的正常冶炼。目前判断炉渣流动性的好坏通常凭借人为经验,即通过人工肉眼观察、辨别放渣和出铁过程中的炉渣流动性,这样势必因个人的经验丰富程度、操作熟练程度及主观判断标准等,而造成非常大的误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判断高炉炉渣流动性采用人工观察所带来的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渣流动性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炉渣流动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设凹槽的底座,以及置于底座上的其上设凹槽的顶盖,并在顶盖上设有带空腔的料杯,料杯通过设于其杯底的通孔与顶盖上的凹槽连通,以便将炉渣倒入料杯空腔中后,使炉渣从料杯底部的通孔流入凹槽中,再根据炉渣流入凹槽中的长度,判断炉渣的流动性。
所述底座上的凹槽设于底座表面,且凹槽槽口一侧或二侧设有刻度值,以便通过该刻度值准确读出炉渣的流动距离,从而判断炉渣流动性。
所述顶盖上的凹槽设于顶盖的底面,以便与底座配合后,使两个接触面上的凹槽连通,以形成让炉渣流动的管状通道。
所述凹槽的截面呈半圆形,以便顶盖与底座配合后,形成圆形管状通道。
所述顶盖上的料杯设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杯,以方便将炉渣倒入杯中。
所述顶盖和底座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孔,以便通过定位孔精确定位顶盖和底盖的配合精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将炉渣倒入顶盖的料杯中,然后让炉渣自动从料杯底部的通孔流入凹槽中,再根据测定的炉渣流入凹槽中的长度,精确得出炉渣的流动性,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保障高炉的正常冶炼,提高铁水质量,且操作方便、安全、可行、准确。实为一理想的高炉用炉渣流动性测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炉渣流动性测量装置,它包括其上设凹槽2的底座1,底座1上的凹槽2设于底座1的表面,且凹槽2槽口一侧设有刻度值8,还包括置于底座1上的其上设凹槽3的顶盖4,顶盖4上的凹槽3设于顶盖4的底面,且在顶盖4上设有带空腔6的料杯5,料杯5通过设于其杯底的通孔7与顶盖4上的凹槽3连通,顶盖4上的料杯5设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杯,凹槽2和凹槽3的截面均为半圆形,以便顶盖4与底座1配合后,形成圆形管状通道;在顶盖4和底座1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孔9,以便通过定位孔9精确定位顶盖和底盖的配合精度。如图1、图2、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3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频等能量同步开关气体放电灯驱动电路
- 下一篇: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