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搅拌混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32725.7 | 申请日: | 2011-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李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3/06 | 分类号: | A47J43/06;A47J43/1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 |
| 地址: | 5283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搅拌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器,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搅拌混合器,属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家用电器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流行的手持式搅拌器大多分为两类:一种是只设有一组输出接口,在输出接口上单一的装配打蛋棒组件或者搅面棒组件,只可单一的实现打蛋和搅面的功能;第二种是设有两组输出接口,既可装配打蛋棒组件、搅面棒组件又可安装搅拌棒组件,可实现打蛋、搅面及其他食品的搅拌功能,然而,第二种的搅拌混合器的搅拌输出接口被设置在电机的轴向(主机尾部),当使用搅拌棒组件时,搅拌棒组件容易与近距离的电源线缠绕,在操作不便的前提下,更带来扯断电源线或者电机卡死现象,非常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搅拌混合器,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既可安装打蛋棒组件或搅面棒组件,又可安装搅拌棒组件的搅拌混合器,同时各搅拌组件是远离导线,避免搅拌组件对导线的缠绕问题。
因此,一种手持式搅拌混合器,其包括主机和搅拌装置,其中,所述主机底部设有至少两道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组件和搅拌棒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搅拌棒组件安装于第二接口内。
所述搅拌组件为打蛋棒组件,又或者为搅面棒组件。
所述主机包括机壳,该机壳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连接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输出轴与齿轮副相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前端位置设置成蜗杆,蜗杆是与齿轮组啮合。
齿轮副啮合的轴齿轮相连接于轴杆,轴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
齿轮组的齿轮轴内分别设有用于装配搅拌装置的凸筋和凹槽。
电机支架上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一连接头相连接,该连接头内侧设有装配螺纹或扣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口位置分别与齿轮组的齿轮轴相对应,所述连接头是与第二接口相对应。
所述主机内底部位置处设有可移动的、具有遮挡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挡板,该挡板与弹簧相连接,所述挡板上设有装配孔。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主机底部的远离电线部位处设有至少两道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组件和搅拌棒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搅拌棒组件安装于第二接口内,通过把搅拌组件和搅拌棒组件集中设置于主机底部的远离电线位置,实现混合安装各搅拌组件的同时,又可避免搅拌组件由于近距离触碰导线,而引起对导线的缠绕的危险问题,更加符合用户使用习惯,更方便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主机与搅拌装置立体图。
图2为装配打蛋棒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装配搅面棒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装配搅拌棒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并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1和搅拌装置2,其中,所述主机的底部设有至少两道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组件21和搅拌棒组件22,所述搅拌组件21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11内,所述搅拌棒组件22安装于第二接口12内,所述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进一步是设置在远离电线部位,避免所述搅拌装置2与电线发生缠绕问题。
所述搅拌组件21详细地分别为如图2所示的打蛋棒组件211,又或者如图3所示的搅面棒组件212。
如图2所示,所述主机1包括机壳10,该机壳10内设有电机支架4,该电机支架4用于固定电机18,所述电机18连接电机输出轴13,所述电机输出轴13与齿轮副14相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13的前端位置设置成蜗杆131,蜗杆131与齿轮组3啮合,所述齿轮组3的齿轮轴31内分别设有用于装配搅拌装置2的凸筋和凹槽。
另,与齿轮副14啮合的轴齿轮15相连接于轴杆16,轴杆16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17。
所述电机支架4上设有连接支架41,所述连接支架41与一连接头42相连接,该连接头42内侧设有装配螺纹或扣位结构。
由此,所述第一接口11位置分别与齿轮组3的齿轮轴31相对应,所述连接头42是与第二接口12相对应。
如图4所示,所述主机1内底部位置处设有可移动的、具有遮挡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的挡板5,该挡板5与弹簧6相连接,另外,所述挡板5上设有装配孔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2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