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1995.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枫;沈洁强;张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0 | 分类号: | F15B21/00;B24B5/3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液压卸荷装置,尤其是一种外圆磨床工作台中的液压卸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圆磨床工作台结构中,多采用钢珠支承来减少摩擦力以轻松旋转上工作台。但是,在装配时,要使每个钢珠在同一平面上,致使装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在需要旋转上工作台角度时,通入液压油,该压力油给予上工作台一个支承力,使得操作者可以很轻松的旋转上工作台,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节省了上工作台角度的调整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包括油箱、滤油器、第一抽泵、溢流阀、第一滤油器、第二滤油器、减压阀、电磁阀、节流阀、第三滤油器、第二抽泵,其特点是:第一抽泵进油口连接油箱,出油口依次通过溢流阀、第一滤油器、第二滤油器、减压阀、电磁阀、节流阀连接下工作台的油腔;下工作台的油腔溢流口通过第三滤油器和第二抽泵连接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维护简单,在需要旋转上工作台时才通入压力油,使得上工作台略微浮起;在磨削时,无需旋转上工作台,上下工作台紧密结合,摩擦力增大,使得磨削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可有效减少操作者在旋转上工作台时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由油箱YX1、滤油器WU1、第一抽泵B1、溢流阀Y1、第一滤油器ZU1、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1、节流阀L1、第三滤油器ZU3、第二抽泵B2等组成。
第一抽泵B1进油口连接油箱,出油口依次通过溢流阀Y1、第一滤油器ZU1、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1 、节流阀L1连接下工作台的油腔;下工作台的油腔溢流口通过第三滤油器ZU3和第二抽泵B2连接油箱YX1。
第一抽泵B1将油箱YX1中的液压油抽出,液压油分别通过滤油器WU1、溢流阀Y1、第一滤油器ZU1、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1 、节流阀L1,进入下工作台的油腔中,托住上工作台,给予上工作台一个支承力。溢出的液压油,由第二抽泵B2进过第三滤油器ZU3抽回油箱YX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1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