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形地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0903.2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米特(苏州)电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8F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宵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管,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形地埋管。
背景技术
传统地源热泵地埋管均采用圆形PE管,其断面均系圆形;为达到管内紊流,流动水V﹥0.4m/s,一般取0.6m/s时,流速快才能形成紊流,但这增加了循环水泵的耗能。又因为圆形断面的管道外表面与土壤耦合面积受到限制,地下换热管(主要指以垂直埋管为主的末端换热器埋管)换热效率长期以来未能有所突破,传热系数比较小,换热效果不是很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管内介质快速紊流并且能够使传热系数能够增加的螺旋形地埋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这种螺旋形地埋管包括管壁和管孔,所述管壁和管孔的断面呈梅花状,表面呈梅花旋转形。
为了增加管道外表面与土壤耦合面积和传热系数,所述所述管壁和管孔梅花状的断面边缘分别由半径为R-1和R-2的圆弧构成,所述R-1为6mm,R-2为3mm。
为了能够与其他零部件配合,所述管壁的最大直径D为32mm,管孔的最大直径d为26mm,螺旋管壁厚为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地埋管可以使管内流动的介质很快达到紊流状态,有效的提高传热量;对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可以提高地下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减少室外钻井埋管数量10~15%,节省工程初投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是螺旋形地埋管剖视图。
图中:1、管壁; 2、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图2所示一种螺旋形地埋管,包括管壁1和管孔2;所述管壁1和管孔2的断面呈梅花状,它们的表面呈梅花旋转形,这样可以使管道内的介质(如水)能够快速达到紊流状态;所述管壁1和管孔2梅花状的断面边缘分别由半径为R-1和R-2的圆弧构成,其中R-1为6mm,R-2为3mm,这样可以增加管道外表面与土壤耦合面积和传热系数;为了能够与其它部件相互配合运用,所述管壁1的最大直径D为32mm,管孔2的最大直径d为26mm,螺旋管壁厚为3mm。
实施例:
取长度都为1m,管壁直径都为32mm,管孔直径都为26mm的螺旋形地埋管和圆形地埋管进行比较,经测试,所述螺旋形地埋管的管壁截面积为284.02mm2,管壁外表面积为52174.08 mm2;而圆形地埋管的管壁面积为273.32 mm2,管壁外表面积为50265.48 mm2,由此可知,螺旋形地埋管的管壁截面积比圆形地埋管的管壁截面积大3.9%;管壁外表面结大4%,因此螺旋形地埋管比圆形地埋管更能增加管道外表面与土壤耦合面积,使管道内的介质快速达到紊流状态,增加传热系数。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米特(苏州)电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米特(苏州)电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