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道蒸汽吹扫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0875.4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山;魏国贤;陈小钟;唐广海;余世稳;周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007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蒸汽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道蒸汽吹扫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工业工程建设中,所有安装的蒸汽管道在使用前都要进行吹扫工作,目的是将管道中的污物,主要是焊接时产生的焊渣和工作垃圾清理排出管道,同时检验管道的安装质量,主要是密封、耐压与通畅三方面的性能。
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专门的清扫公司使用大流量高温高压蒸汽直接送进管道,内部循环之后由出口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往往会使方圆几公里之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在数日内受到强烈的干扰,同时在排放过程中,高压高温蒸汽会对不小心走进施工现场的人员造成严重人身伤害。排放的废水及污物也给施工现场和周边产生环境污染,还得为清理污染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环保且安全的用于管道蒸汽吹扫的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道蒸汽吹扫的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蒸汽管道末端相连;处理管道,所述处理管道与所述连接管道通过第一降压釜相连以接收所述蒸汽管道中排出的污物,所述处理管道包括顺序连接的至少三个管道,且所述至少三个管道两两之间分别通过第二降压釜相连以将所述污物逐级减压降温,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降压釜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用于注入高压冷水;和多个消音器,所述多个消音器连接至所述处理管道的末端以对污物进行消音并向外排放已减压降温消音的污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道蒸汽吹扫的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有处理管道、消音器、第一降压釜和第二降压釜,处理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蒸汽管道相连,污物从连接管道进入到处理管道时在第一降压釜中进行了第一级减压降温,接着污物在处理管道内通过第二降压釜进行逐级减压降温,然后消音器对污物进行消音,最后将已减压降温消音的污物向外排放,从而使得最后排放的污物安全无害,且不会对附近的居民产生噪音污染,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环保且安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道蒸汽吹扫的处理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处理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水平放置且连接至所述连接管道的末端;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水平放置且连接至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水平放置且连接至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其中所述第三管道为三叉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为三叉管道,且第三管道为两条且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由此,使得污物的减压降温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消音器为四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音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盛放腔室且顶部敞开;放水口,所述放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以及入水口,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下部上。由此,污物中吹扫蒸汽进入壳体内后以螺旋气流的方式垂直向上喷出,吹扫蒸汽中的水分与其他杂物沉淀到壳体的底部,然后从放水口排出,从而大大降低了吹扫蒸汽外喷的初速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噪音。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圆柱形。由此,消音器结构简单且消音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降压釜中的每一个包括:降压壳体,所述降压壳体内限定出盛放腔室且所述降压壳体为横截面沿从左到右方向逐渐增大的回转体,其中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降压壳体的顶部;两个第一安装凸台,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凸台分别沿所述降压壳体的左右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至第三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凸台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配合。因此,第一和第二降压釜安装方便且安全,且能有效的对污物进行减压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管道蒸汽吹扫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处理装置中的第一或第二降压釜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或第二降压釜的右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处理装置中消音器的俯视图;和
图7是图6所示的消音器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轻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