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水池蓄能式间接换热污水源热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30746.5 | 申请日: | 2011-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0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殷维;王海桥;贺益华;刘荣华;陈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红 |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水池 蓄能 间接 污水 源热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能回收与建筑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污水中提取冷量或热量来用于建筑降温或供暖功能的大容量水池蓄能式间接换热污水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生产或生活污水中蕴含大量的冷量或热量,通常情况下仅能白白的流放,如何回收利用这些能量已经成为当今热门研究方向。
污水源热泵系统就是针对此类热回收目的而发明的,然而却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由于污水含有大量杂质,热交换污水侧表面容易大量结垢,导致热交换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持续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已有的方案是定时清洗结垢表面,以恢复换热效率。但由于污水成份复杂、清洗工艺成本较高等原因,造成此项技术仍然处于研究阶段,极少应用于实践。基于以上情况,亟需拟从其他角度提出改进换热效率、提高换热能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在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以延长热交换时间、增大热交换面积来提高换热效率的大容量水池蓄能式间接换热污水源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大容量水池蓄能式间接换热污水源热泵系统,它包括一个装有热交换媒介水的大容量蓄能水池,蓄能水池内置有一个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两端分别设有污水管进水端和污水管出水端;蓄能水池上部一端的媒介水出水端与一热泵机组的媒介水进水端联通,蓄能水池底部另一端的媒介水进水端则通过一循环水泵与该热泵机组的媒介水出水端联通;所述热泵机组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与末端用户设备联通;所述蓄能水池的顶部一侧通过水管连接到补水箱上,补水箱与补水管相连。
夏季时,为了进一步降低热交换媒介水温度,提高热泵效率,在所述蓄能水池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强化蒸发散热风机和一个蒸发散热出风口。
更具体地说,所述大容量蓄能水池的水容量大小由整个空调系统或供暖系统负荷来计算确定,计算公式是:
其中,M为水量,Q为空调或供暖总负荷,cp为水质量比热容,Δt为水的温差,k为修正系数,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情况测算获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增大蓄能水池的水容量及相应增大换热器的表面积,增强了污水与水池内的媒介水热交换强度,换热效果得到了增强。
(2)通过蓄能的手段,延长了热交换时间,增大了换热量。由于污水24小时流动,所以只要有温差,污水时刻与蓄能水池中的媒介水进行热交换,大容量水体就在非工作时间升温或降温,进而达到蓄能的作用。例如,当夏季工况时,通过一晚的降温,水池的冷却媒介水被降低至与污水相近的温度;第二天空调热泵工作时,大量冷却媒介水的冷量可用于建筑降温;当空调热泵停止工作后,冷却媒介水又被污水所降温。周而复始,其本质是通过蓄能的手段变相延长换热时间,弥补换热量的不足。冬季供暖亦是如此。
(3)降低了换热器表面污垢副作用。通过以上增大换热面积、延长换热时间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垢对污水源换热效果的负作用,保证了换热量充足。
(4)废热回收与节约用电。通常情况下,污水的热量或冷量随污水白白流失,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回收其中的能量,用于夏季供冷与冬季供暖。此外,水源热泵机组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效率要高,从而进一步节约了空调电能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冷)量传递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