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接线柱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30632.0 | 申请日: | 2011-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4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姚兰浩;石斌;魏俊华;钱顺友;陈艳秋;王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岭化工厂 |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0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 地址: | 563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接线柱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对壳体密封要求较高,若壳体密封不好就会引起电池电解液泄漏,并最终导致电池失效。对于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通常设计有正、负极接线柱,接线柱与电池盖板之间要求绝缘和密封,此处是电池密封的薄弱环节。接线柱与电池盖板之间通常采用机械密封,常规的接线柱密封设计由于密封效果欠佳,当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电池接线柱处会出现渗漏电解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接线柱密封结构形式,以解决现有结构密封效果不好而导致电池泄漏电解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接线柱密封结构,包括螺母、金属垫圈、绝缘垫圈、电池盖板和接线柱,在电池盖板和接线柱之间设置绝缘套,电池盖板和绝缘套的下侧均开设有一个环形槽,里面安装有“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旋紧螺母挤压“O”型圈实现接线柱处的密封,同时实现接线柱与电池盖板绝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层“O”型圈及绝缘套实现接线柱与电池盖板间的密封和绝缘,在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同样能满足电池的密封性要求。密封性好、耐内压强、绝缘性好、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由下到上电池接线柱7上面是绝缘套4、电池盖板6、绝缘垫圈3、金属垫圈2和螺母1,电池盖板6和绝缘套4下侧均开设有一个环形槽,里面安装有“O”型圈5,通过拧紧螺母1挤压“O”型圈5实现接线柱7的密封,同时实现接线柱7与电池盖板6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岭化工厂,未经梅岭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器的电池盒
- 下一篇:一种增加光取出效率的LED芯片垂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