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30144.X | 申请日: | 201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康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5/68 | 分类号: | B65D85/68;B65D61/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体 支撑 工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车体的辅助工具,尤其与转运支撑车体的工装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车体工装是汽车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置,工装结构对于汽车生产过程中车体的装配及转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底框11与支撑杆12,底框11为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的主体,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杆12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底框11上部,并延伸到底框11下部形成支座,支撑杆12共有四根,在四根支撑杆12上部支撑车体。底框11与支撑杆12共同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并使得车体工装结构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线上,防止发生偏置。该车体支撑工装结构不但要支撑车体,还经常需要配合叉车转运车体。在使用目前的车体支撑工装结构配合叉车转运车体时,由于叉车在转运过程中叉车臂经常处于车体非中心位置,使得车体在该工装结构上处于非平衡状态,受车体自身重力作用,经常会发生侧翻,导致车体在转运过程中受到损坏。这就提高了维修成本,还降低了车体生产质量,有时为防止车体在转运过程中发生侧翻,还需要多人配合,提高劳动强度,提升人工成本。显然,这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汽车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配合叉车转运时使得叉车臂叉举位置位于车体中心位置的车体支撑工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框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框上部的用于支撑车体的支撑杆,在所述底框下部设置有与叉车上两叉车臂相配的叉口,所述叉口中心位于所述本体几何中心线上。
进一步,所述叉口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底框长轴并与所述两叉车臂外侧位置相配的角钢挡板。
进一步,所述叉口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底框长轴并与所述两叉车臂内侧位置相配的角钢挡板。
进一步,所述叉口包括四块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底框长轴并分别与所述两叉车臂外侧及内存位置相配的角钢挡板。
进一步,所述叉口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两叉车臂相配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框长边下部的叉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在底框下部设置叉口,该叉口位于本体的几何中心线上,使得使用本实用新型配合叉车转运车体时两叉车臂对称地托顶在本体中心两侧的下部,车体在该转运过程中平稳,不会发生倾斜甚至侧翻,安全可靠,且无需耗费多余人力物力,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车体支撑工装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传统车体支撑工装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传统车体支撑工装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一种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一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二种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二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三种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三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四种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第四种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与传统的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主体为本体1,本体1包括底框11与支撑杆12,底框11为框架结构,为车体支撑工装结构的主体,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杆12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底框11上部,支撑杆12共有四根,下部延伸到底框11下部形成支撑本实用新型的支座13,车体支撑在四根支撑杆12的上部。底框11与支撑杆12共同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并使得车体工装结构与支撑在支撑杆12上的车体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线上,防止发生偏置。
在底框11下部设置有叉口2,该叉口2中心位于本体1的几何中心线上,分别对应叉车的两个叉车臂。该叉口2有多种实现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