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束式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9772.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王国强;武常生;宋富强;胡顺利;李方威;杨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107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天然气储运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束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21世纪已走过了11年,在这十几年中,我国的经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各种生产活动对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汽车保有量成倍增长,汽油、柴油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同时,汽车尾气污染也被日益关注。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目前价格较稳定,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机动车燃料。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方便运输天然气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的天然气管束式集装箱,存在着装备重量大,框架高度高,管路复杂,容易漏气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设计的30英尺管束式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束式集装箱,包括一框架,6只气瓶并排横卧在框架内。框架的前端为前端气路舱,框架的后端为操作舱;6只气瓶的前端端口位于前端气路舱中,后端端口位于操作舱中。
在气瓶前端端口上连接一前舱端塞,前舱端塞上安装前舱安全装置。前舱安全装置上连接前舱放空管。
在气瓶后端端口上连接后舱端塞,后舱端塞上安装一后舱安全装置。后舱安全装置上装配有一后舱放空管、一排污管和一管路阀门。6根排污管汇总在一起排污。在管路阀门上连接蛇管,6根蛇管的另一端汇总成后总管。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一是针对进出气管路重量大,在运输颠簸状态下容易引起泄漏的问题,将端塞与气瓶的连接螺纹加大,由M90mm改为M95mm,提高了端塞受力强度,减少漏气几率。二是针对8管车进出气管路复杂,焊接点多容易泄露,加大气瓶的直径的同时将8管车改为6管车,在保证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进出气管路,从而使管路的螺纹连接和焊接点减少,既保证了运载质量,又可保证整车安全可靠。三是针对单只气瓶充装量增大,放空管直径加大,由Φ25×2mm改为Φ30×2mm,不仅满足了对放空管横截面积的要求,同时直径加大,也大大降低了冰堵的可能性,使用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将气瓶端塞与气瓶的连接螺纹加大,由M90改为M95,大大提高了受力强度,减少了泄漏的发生;
2、气瓶直径由Φ559mm改为Φ711mm,只数由8只改为6只,使管路的螺纹连接和焊接点减少,漏气几率减少25%,增大使用安全性。
3、气瓶数由8只改为6只,连接管路、阀门等附件数量减少20%,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4、放空管直径加大,由Φ25×2mm改为Φ30×2mm,降低了冰堵的可能性,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束式集装箱的总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前端气路舱结构(图1左视)示意图;
图4为后端气路和操作舱结构(图1右视)示意图。
图中:1前端气路舱,2气瓶,3框架,4固定钢带,5操作舱,6前舱放空管,7前舱防尘帽,8前舱安全装置,9前舱直角管接头,10前舱端塞,11后舱防尘帽,12后舱放空管,13排污管,14排污卡套接头,15管路阀门,16蛇管,17后舱安全装置,18后舱端塞,19后总管,20监测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管束式集装箱包括一框架3,气瓶2并排横卧在框架3内,气瓶的数量由现有的8只改为6只。6只气瓶2通过固定钢带4固定在框架3内。框架3的前端为前端气路舱1,框架3的后端为操作舱5;气瓶2前端端口位于前端气路舱1中,后端端口位于操作舱5中。
在气瓶2前端端口上连接前舱端塞10,前舱端塞10上安装一前舱安全装置8。前舱安全装置8通过其上装配的前舱直角管接头9和前舱放空管6连接。前舱直角管接头9与前舱安全装置8的连接形式为螺纹连接。前舱放空管6与前舱直角管接头9的连接形式为扩口连接。在前舱放空管6的顶端安有前舱防尘帽7,前舱防尘帽7与前舱放空管6的连接形式为活连接。
在气瓶2后端端口上连接后舱端塞18,后舱端塞18上安装一后舱安全装置17。后舱安全装置17上装配有一后舱放空管12、一排污管13和一管路阀门15。在后舱放空管12的顶端安有后舱防尘帽11,后舱防尘帽11与后舱放空管12的连接形式为活连接。6根排污管13通过排污卡套接头14汇总在一起排污。在管路阀门15上连接蛇管16,6根蛇管16的另一端汇总成后总管19。在后总管19上还安有监测仪表20,可对后总管19内的温度、压力等进行监测。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集装箱还进行了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9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主管的远程控制阀门
- 下一篇:平衡轴试验装置用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