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9467.7 | 申请日: | 201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4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侯绪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食用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 |
| 地址: | 830063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液体 菌种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罐,特别是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生物发酵罐主要包含罐体和加热装置,罐体则由发酵腔和冷却腔组成,已有技术中的冷却腔包围于发酵腔外,发酵腔下部设有排水管,由于发酵腔的排水管并非处于发酵腔下部最低点,排水时会出现排不彻底而积液的情况,发酵罐重复使用时,发酵腔下部的陈旧积液很不易消毒灭菌,因此也容易出现这部分积液溢出面污染发酵罐罐体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本次发酵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每次发酵作业后能够保证将发酵罐中前一次操作时的陈旧积液彻底排净,进而保证发酵效果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罐体和加热装置,罐体包含发酵腔和冷却腔,加热装置包含电加热器和加热介质腔,加热介质腔内充有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冷却腔底部为非水平面,并且在冷却腔底部的最低处设有排水管。
作为改进,所述罐体的发酵腔底部为非水平面,并且在发酵腔底部的最低处设有排水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热装置的热介质腔的前端部设有呈向上弯曲状,所述加热介质腔中设有通向外界的导管,该导管的内端部通向加热装置的热介质腔向上弯曲的腔体的顶端。
作为改进,上述加热装置的腔体最好沿纵向设有至少一个呈凹凸状的槽,以增加加热装置与发酵液之间热交换的面积。
上述加热装置的腔体中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每次发酵作业后能够保证将发酵罐中前一次操作时的陈旧积液彻底排净,保持整个发酵罐在准备作业前的洁净,进而保证发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导管,2为加热装置,2-1为电加热器,2-2为热介质腔,2-3为凹凸状的槽, 3为罐体,3-1为冷却腔,3-2为发酵腔,3-3为空气管,3-4为观察口,3-5为排水管,4为测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罐体3、加热装置2和测温器4,罐体3包含发酵腔3-2和冷却腔3-1,发酵腔3-2中设有空气管3-3,同时,罐体3上设有上、中、下3个观察口3-4,加热装置2包含电加热器2-1和前部呈向上弯曲状的加热介质腔2-2,加热介质腔2-2中充有导热油,在所述加热装置中设有一根通向外界的导管1,该导管1的内端部通向加热装置2热介质腔2-2向上弯曲的腔体的顶端,所述罐体2的冷却腔3-1和发酵腔3-2底部均为非水平面,并且在冷却腔3-1和发酵腔3-2底部的最低处均设有排水管。
实施例2:参照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加热装置2的加热介质腔2-2腔体沿纵向设有一个呈凹凸状的槽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食用菌研究所,未经乌鲁木齐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9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喂鱼器
- 下一篇:甘蔗联合收割机梳理装置的调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