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8953.7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云;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称 双向 穿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消散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效应和工后沉降量的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管桩施工方式,特别是锤击沉桩方式,产生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极易造成邻桩偏移,甚至断桩。PTC型管桩用于深厚软土地地基处理的工程时,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地基沉降及工后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
地基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外荷载(建筑物、土工建筑物等)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场道等深厚软土地基来说,控制其沉降,更多是要控制其工后沉降量,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内。若是在路堤、坝堤、场道等施工期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沉降量,应将土中孔隙水尽可能多的排出,降低土的含水量,则其工后沉降量将得以减小,达到控制沉降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场道等建筑在深厚软土地地基,控制其沉降,更多是要控制其工后沉降量,需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内;路堤、坝堤、场道等的建设,要求其在施工期内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沉降量,应将土体中孔隙水尽可能多的排出,降低土体含水量,减少其工后沉降量,达到控制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消散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效应和工后沉降量的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包括空心圆柱型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桩壁上间隔开有若干组对穿孔,每组对穿孔包括一X向对穿孔和一Y向对穿孔,同组的X向对穿孔和Y向对穿孔不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对穿孔是指桩壁上开有处于同一直线上对称的两个孔。X向对穿孔和Y向对穿孔所在的直线相互异面垂直。
所述的桩壁上每米布设有一组对穿孔,即相邻的X向对穿孔和Y向对穿孔所在横截面间距为50cm左右;所述的对穿孔孔径为5~6c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在软土地地基中设置上述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后,特别是在施工期间,在土体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迅速从对穿孔中进入管桩内侧,尽量排除孔隙水,达到消散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效应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另外,若是遇到淤泥质土,淤泥也可通过双向对穿孔流入管桩内侧,在管桩内孔隙水比较多时,还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管桩内水位的降低,土体中孔隙水又会渗入管桩内,使土体中的含水量进一步减少,土体的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包括空心圆柱型桩体1,桩体1的桩壁上间隔开有若干组对穿孔,每组对穿孔包括一X向对穿孔3和一Y向对穿孔2,同组的X向对穿孔3和Y向对穿孔2不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对穿孔是指桩壁上开有处于同一直线上对称的两个孔,X向对穿孔3和Y向对穿孔2所在的直线相互异面垂直;所述的桩壁上每米布设有一组对穿孔,即相邻的X向对穿孔3和Y向对穿孔2所在横截面间距为50cm左右;所述的对穿孔孔径为5~6cm。
在软土地地基中设置上述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后,特别是在施工期间,在土体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迅速从对穿孔中进入管桩内侧,尽量排除孔隙水,达到消散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效应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另外,若是遇到淤泥质土,淤泥也可通过双向对穿孔流入管桩内侧,在管桩内孔隙水比较多时,还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管桩内水位的降低,土体中孔隙水又会渗入管桩内,使土体中的含水量进一步减少,土体的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
一般来说,同一横截面上的开孔不宜超过4个,否则桩壁强度会不满足要求。若零散的在桩壁上设置开孔,首先前期加工的制模制备不便,另外管桩不美观,还会造成应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制模简单,且管桩加工工艺同现有管桩。本实用新型的管桩,现场施工宜采用静力压桩法沉桩,考虑到其应力集中的问题,不得采用振动沉桩或锤击沉桩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不对称双向对穿孔管桩,在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之间的挤土效应,清洁环境,还具有节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8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中置柜的中门门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上掀式侧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