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合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8717.5 | 申请日: | 201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5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进奇;王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B19/42 | 分类号: | A44B19/4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 地址: | 36224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合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两条链带进行合链的合链器。
背景技术
目前,拉链链条的生产过程一般为:首先通过拉链缝合机将拉链链牙分别缝合到拉链布带的一侧,形成两条链带,然后通过人工对两条链带进行合链操作,即利用拉头把两条链带拉合成一条拉链链条。然而,该拉链链条在制作过程中,需通过操作工人用拉头将两条链带拉合成一条拉链链条,这样,若拉链链条的长度长达几百米甚至几千米时,操作工人需沿着链带的长度进行拉合,使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两条链带自动拉合成一条拉链链条,工人的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合链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动合链器,包括机架、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上述机架上设有拉头安装座,上述拉头安装座上开设有供两条链带并行穿过的链带通道,且上述链带通道上安装有与两条链带相适配用以拉合两条链带的拉头;以链带的传输方向为前,上述机架位于上述拉头安装座的前方处设有供上述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安装的辊轮安装座,上述主动辊轮以可活动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辊轮安装座上,上述从动辊轮以可向上述主动辊轮方向移动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上述辊轮安装座上,且上述主动辊轮与上述从动辊轮之间形成有供两条链带并行穿过的间隙,此间隙与上述链带通道相对应设置;上述机架上设有驱动上述主动辊轮以背向上述拉头安装座的方向转动的驱动装置。
上述链带通道内凹设有供上述拉头固定于其内的拉头固定孔。
上述辊轮安装座上设有供上述主动辊轮和上述从动辊轮安装的,并可使两条链带穿出此辊轮安装座外的安装空间,上述主动辊轮通过一辊轮轴活动架设在此安装空间内,且上述辊轮轴的第一端活动伸出上述辊轮安装座外,上述辊轮轴的第一端端部固装有一传动齿轮,上述从动辊轮以可向上述主动辊轮方向移动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上述安装空间内。
上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链条,上述电机固定在上述机架上,上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上述传动链条与上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上述驱动装置与拉链缝合机的驱动装置为同一套驱动装置,且上述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拉链缝合机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上述从动辊轮设于上述主动辊轮的上方。
上述辊轮安装座上设有控制上述从动辊轮移动的控制装置,此控制装置包括操作手杆、控制杆和支撑轮,上述控制杆立设于上述安装空间内,且上述控制杆的第一端与上述从动辊轮垂直固定连接,上述控制杆的第二端活动伸出上述安装空间外,上述操作手杆与上述支撑轮均设于上述安装空间外,上述操作手杆固定在上述控制杆的第二端上,上述支撑轮固定在上述操作手杆上,且上述支撑轮立设在上述安装空间的外侧壁上,上述支撑轮的轮面切削有可与上述安装空间的外侧壁相接触的切削平面。
上述控制杆外套设有一弹簧,上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上述从动辊轮上,上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上述安装空间的内侧壁上。
上述辊轮安装座由一横板和两立板组成,两上述立板的下端分别固定竖立在上述机架上,且两上述立板相对设置,上述横板固定在两上述立板的上端端部上,两上述立板与上述横板围成上述安装空间,上述控制杆的第二端活动伸出上述横板外,上述操作手杆与上述支撑轮处于上述横板的上方,且上述支撑轮立设于上述横板的上表面上,上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上述横板的下底面上。
两上述立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沿上述立板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条形滑槽,两上述条形滑槽内分别设有可在上述条形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上述从动辊轮的轴心上固定有一辊轮轴,且该从动辊轮的辊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上述滑块相应固定连接,上述安装空间内位于上述从动辊轮的上方处设有其两端可在两上述条形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横滑块,且上述横滑块的两端分别相应固定在两上述滑块上,上述控制杆的第一端和上述弹簧的第一端均固定在此横滑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8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过程排放的焦油废渣回收甲苯二胺
- 下一篇:木制叠式蚕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