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8077.8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超群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污泥 干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沉淀物、颗粒物和漂浮物等物质,统称为污泥。土地还原是我国目前污泥处理处置最主要的方法。随着污泥量不断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单纯的土地还原处理已不能满足需要,加之污泥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土地还原处理又会留下新的环境问题。目前,无论是喷动式污泥干燥装置还是滚筒式干燥装置都不能普遍推广,其主要有以下缺点:
1、热交换效率低,干燥污泥的产量低;
2、能耗高,系统阻力在7000Pa以上,每吨湿污泥(80%含水率)干燥到30%含水率需要耗电110度以上;
3、在干燥过程中处于半干的污泥粘结力极强,造成设备堵塞影响产量,采用机械清扫设备磨损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维修量大;
4、喷动式干燥由于流速高(喷动流速在39米/秒,烟气混合物上升流速在17米/秒),产生扬尘,系统需配备除尘设备,增加了设备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热交换效率高,干燥污泥的产量高,可以降低能耗,且污泥不会堵 塞设备,不会产生大量的细尘。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干燥窑,所述干燥窑的上部设置有污泥斗,所述干燥窑的下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干燥窑的下侧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干燥窑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干燥窑的内部设置有多层网格状输送带,所述相邻的网格状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上一层的所述网格状输送带的污泥落入下一层的所述网格状输送带上。
优选地,所述污泥斗内设置有污泥分料机构,所述污泥分料机构包括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转子,所述转子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分料耙齿。
优选地,所述污泥斗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污泥整平辊,所述污泥整平辊上设置有整平耙齿。
优选地,所述网格状输送带的层数为2-30层。
优选地,所述网格状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污泥吹落气管,所述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孔。
优选地,所述网格状输送带设置有托杆,所述托杆托住所述网格状输送带的上循环带。
优选地,所述网格状输送带设置有振杆,所述振杆托住所述网格状输送带的下循环带。
优选地,所述干燥窑的下部为斗状结构,所述污泥出口处设置有干料输送机。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路与热风源连接,所述进风管路上设置有 风机。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路与废气处理机构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有脱水机构,所述出风管路上设置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污泥通过污泥斗进入到干燥窑内的网格状输送带上,相邻的网格状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上一层的所述网格状输送带的污泥落入下一层的所述网格状输送带上,由于输送带是带有孔洞的网格状结构,热风通过下侧部的进风口进入,热风通过网格状输送带的孔洞从下往下运动,与含水量较高的污泥进行热交换,将污泥的水分烘干并将污泥干燥,最后带有水分的热风从干燥窑的顶部出风口流出。且由于热风流速低,经污泥层向上流动时不会带走扬尘,即有少量扬尘在经过湿污泥层时将由湿污泥吸附,使得热风的含尘量很少,能够达标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热交换效率高,干燥污泥的产量高,可以降低能耗,且污泥不会堵塞设备,不会产生大量的细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干燥窑1,干燥窑1的上部设置有污泥斗4,干燥窑1的下部设置有污泥出口,干燥窑1的下侧部设置有进风口11,干燥窑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干燥窑1的内部设置有5层网格状输送带7,相邻的网格状输送带7的运动方向相反,上一层的网格状输送带7的污泥落入下一层的网格状输送带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超群,未经黄超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8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