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过程共用工作台叶片榫齿蠕动磨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8063.6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9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夏筱筠;肖德光;单方威;丁晏龙;柏松;陆廼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1/00 | 分类号: | 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程 共用 工作台 叶片 蠕动 磨床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数控机床控制系统,适用于数磨床领域,具体是一种双过程共用工作台叶片榫齿蠕动磨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数控技术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机床的数控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目前在国际上数控技术对我国封锁较严,国产数控发展较为缓慢,而且大多数数控机床依赖于进口日本和欧美等国,而大多数高端数控技术仍然封锁较严,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国产数控系统不能实现对磨床双轴双过程控制,原有数控系统只能实现单面磨床的控制,使其对叶片榫齿加工时因多次装卡产生的定位误差,导致出现叶片榫齿对称度不好、叶片错齿等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过程共用工作台叶片榫齿蠕动磨床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利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多插补轴和双主轴加工过程进行控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过程共用工作台叶片榫齿蠕动磨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CPU控制器、轴控制模块、I/O模块、电源模板、液晶显示器、机床操作站;通过各轴控制模块采集机床轴编码器信号经ISA-BUS总线与CPU控制器互连接,实现对机床轴的控制;各I/O模块接收或发送外围的开关量信号经ISA-BUS总线与CPU控制器对应接口互连接;同时CPU控制器输出端通过TFT接口接液晶显示器,CPU控制器输入端接机床操作站,实现同时对机床多个插补轴和两个独立主轴的双过程控制。
每个轴控制模块包两个插补编码器、两个主轴编码器和D/A指令电压输出接口;所述每个轴控制模块中的插补编码器和主轴编码器输入端通过ISA-BUS总线接CPU控制器,D/A指令电压经CPU控制器处理后的模拟量信号由ISA-BUS总线输出至D/A指令输出接口。
所述I/O模块包括4个接口,每个接口有24或16个输入输出接点、24或16个输入输出信号,该输入输出信号通过ISA-BUS总线接CPU控制器。
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输入板和信号输出板,其信号输入板包括24个能量吸收回路;
该信号输出板包括16个隔离保护电路,每个隔离保护电路由内回路和外回路构成,两回路相互分离,实现与外回路的隔离保护。
所述电源模板包括滤波器和电源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数控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由于采用了轴控制模块、I/O模块,实现了磨床双主轴双过程控制,可实现控制精度高,速度快,废品率低,产品质量一致性好。有效地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减少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时间,是原有工作效率4倍。
2、本实用新型对外围开关信号抗干扰性强,由于控制系统设有信号输入板和信号输出板,该输入板设有能量吸收回路,该输出板设有隔离保护电路,由于内外回路由接触器线圈和触点分离,实现了内外回路的隔离保护。
3、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电源滤波器和电源报警电路,使开关电源信号更加稳定,电源报警电路出现异常时,该信号可以通过CPU进行处理,由先显示器显示出电源异常报警提示,现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提示进行异常情况处理,避免了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信号输入板电路原理图;
图3为信号输出板电路原理图
图4为图1中轴控制模块框图;
图5为电源模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本新型是一种双过程共用工作台叶片榫齿蠕动磨床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CPU控制器、轴控制模块、I/O模块、电源模板、液晶显示器、机床操作站;通过各轴控制模块采集机床轴编码器信号经ISA-BUS总线与CPU控制器互连接,实现对机床轴的控制;各I/O模块接收或发送外围的开关量信号经ISA-BUS总线与CPU控制器对应接口互连接;同时CPU控制器输出端通过TFT接口接液晶显示器,CPU控制器输入端接机床操作站,实现同时对机床多个插补轴和两个独立主轴的双过程控制。
该控制系统设计是基于蓝天NC110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双主轴控制模块,实现了双主轴双过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8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棒表面研磨机砂轮的冷却机构
- 下一篇:一种玻璃磨边机分体式磨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