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6959.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正;於志华;俞武华;罗少林;王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生态 护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尤其是一种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内河航道不同于一般的天然河流,通常由于受土地资源的限制,其河面难以大幅度的拓宽,而其大幅提升的水运量和船舶吨位,又对其水土保持和航道维护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在受限的条件下,综合考虑耐久性、生态性及后期的维护性,如何最大限度地使运河恢复到自然河流状态,是目前工程建设者们考虑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河道护坡治理往往只片面强调河道的防洪、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功能,较少地考虑河道的生态和环境功能,目前在护岸工程中普遍应用砌石、砼等刚性硬质材料,这种砼或浆砌石的衬砌为不透水材料,隔断了河流与岸坡的能量与物质交换,也隔断了河流水生动植物的生命链,降低了河流水体的净化降解能力,导致水质恶化、生物无法生存,甚至有的地方追求所谓的“高标准”河道,对河道采用全断面刚性材料衬砌,使河道环境条件模式化,使生物种类单一化,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永久工程与生物防护相结合的既能整治工程又能维持原有岸坡生态特性的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挡土结构与滩地,所述的挡土结构包括多个桩基,每两块桩基之间间隔的设置有板基,板基与桩基顶面设置有帽梁;帽梁顶面后方设置有滩地,滩地顶面高程位于最低通航水位与最高通航水位之间。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板基、桩基与帽梁均为钢筋砼结构或预应力砼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板基深度短于桩基深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桩基为T型断面或矩形断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帽梁为矩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滩地宽度大于2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很好的适应船舶航行对坡岸的冲刷保护坡岸的稳定性。2、帽梁后方设置有滩地,能有效减轻船舶航行中的波浪在岸坡上产生的反射幅度,从而减轻波浪对河道内船舶航行的影响。3、桩基中间隔设置板基,结构简单且牢固,施工方便,适合在内河限制性航道中应用。4、整个护岸结构无其它设备投资,维护费用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桩基,2、板基, 3、帽梁,4、滩地,5、陆域边线,6、护岸前沿线, 7、最低通航水位, 8、最高通航水位,9、绿色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及图2,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挡土结构与滩地4,所述的挡土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岸的多个桩基1,及设置在桩基1之间间隔的板基2,每两块相邻的桩基1之间设置一块板基2,桩基1与板基2顶部设置有矩形帽梁3,帽梁3顶部后方设置有滩地4,滩地4的宽度大于2米,板基2的深度短于桩基1的深度。
实施例1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挡土结构与滩地4,挡土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岸的桩基1,两块桩基1之间间隔的设置有板基2,板基2与桩基1顶部设置有矩形帽梁3,桩基1与板基2沿着护岸前沿线6设置;帽梁3顶部后方设置有滩地4,护岸前沿线6到陆域边线5的垂直宽度为滩地4的宽度,滩地4的宽度大于2米,滩地4顶面高程位于最低通航水位7与最高通航水位8之间。
每两块桩基1之间间隔的垂直插入板基2,桩基1的深度长于板基2的深度,桩基1为“T”型断面结构,板基2卡设在两块桩基1的肋板之间、翼板后方,桩基1与板基2顶部设置有矩形帽梁3,桩基1、板基2及帽梁3均为钢筋砼结构。
滩地4上种植有绿色植物9。
实施例2
参见图1及图2,桩基1为矩形断面,桩基1、板基2及帽梁3均为预应力砼结构,其余结构参见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6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监测翻板闸门
- 下一篇:立交桥圆弧翼板和圆弧底板部位现浇施工组合模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