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电脑专用便利打字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6672.8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6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寿;方炜;王若晨;孙孟;段自豪;郭强;朱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23/00 | 分类号: | A47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电脑 专用 便利 打字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字支架,具体是指一种手提电脑专用便利打字支架。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将纸稿上的文字内容输入到手提电脑上,输入时视线需要在电脑屏幕和纸稿文件件来回切换,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把纸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这样,一段内容输入后,必须先弯下头部往桌面上的纸稿文件看下一段待输入的内容,然后抬头把视线注意到电脑屏幕上,不仅输入效率较低,而且上下不断转动头部带来一定的不适感。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往往通过在桌面上放置一个立架,立架具有一个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立板,纸稿文件固定在该立板上。这样,输入时头不必上下转动,对提高输入效率有一定帮助,但是这类立架难以将纸稿文件的角度和高度调节到非常舒适的位置,在使用上还是有较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文字输入效率的手提电脑专用便利打字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手提电脑专用便利打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能夹持在手提电脑侧边的夹具、纸稿固定机构及设于所述夹具与纸稿固定机构之间用于调节纸稿固定机构方位的转动连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转动连接机构包括有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的底端与一旋转片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旋转片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的纸稿固定机构上,所述第一旋转件的顶端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还同时连接在一横向旋转杆的一端,所述横向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水平旋转球相连,所述水平旋转球向下连接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的第二旋转件的顶端相连,所述的第二旋转件底端连接在所述的夹具上。采用这样的转动连接机构后,可以轻松调节纸稿的高度和角度,操作非常方便。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纸张固定机构包括一平板和设于平板顶部用于夹设纸稿的夹子,所述旋转片的底端安装在所述平板的顶端上。使用时,夹子夹住纸稿的顶部,纸稿附在平板上,这样,易保持稿面的整洁并方便阅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手提电脑专用便利打字支架的结构较为简单,它通过夹具固定在手提电脑的侧边,纸稿固定在纸稿固定机构上后,连接在夹具与纸稿固定机构之间的转动连接机构可以对纸稿的高度和角度等方位进行调节,使每个人都可以把纸稿调节到适合自己的阅读角度,从而大大提高文字输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图1中的纸稿方位进行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手提电脑专用便利打字支架包括夹具9、纸稿固定机构和位于夹具9和纸稿固定机构之间的转动连接机构。其中,夹具9夹持在手提电脑的侧边,纸稿固定机构由夹子3和平板4组成,夹子3位于平板4的顶部用来夹持纸稿,使纸稿附在平板4上,既便于保持纸稿整洁,也便于阅读。转动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件2和第二旋转件8,第一旋转件2的底端与一旋转片10的顶端相连接,旋转片10的底端安装在平板4的顶端上,第一旋转件2的顶端安装有连接件1,连接件1还同时连接在横向旋转杆5的一端,横向旋转杆5的另一端与水平旋转球6相连,水平旋转球6向下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底端与第二旋转件8的顶端相连,第二旋转件8底端连接在夹具9上。采用这样的转动连接机构后,可以对纸稿进行旋转操作和升降操作,即将纸稿调节到适合阅读的高度和角度,而且操作非常方便。
该手提电脑专用便利打字支架充分考虑了人机结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三维的阅读、打字平台,有效提高了文字输入效率。其对纸稿的具体调节原理及过程为:该打字支架通过夹具9夹持在手提电脑的侧边上,由于第一旋转件2和第二旋转件8起到旋转作用,而水平旋转球6为旋转杆5的旋转提供了平台,所以根据阅读打字时的不同需要,通过调节旋转杆5可以使纸稿水平的距离变化;通过调节伸缩杆7可以达到改变纸稿高度的效果;通过调节旋转片10,可以改变纸稿的倾斜角度,以得到阅读时的完美角度。经过上述调节步骤后,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纸稿阅读角度,进而大幅提高文字输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6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