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饼状物料自动定量放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6417.3 | 申请日: | 201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4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彬;许华;高嵩;张睿;钱瑞;柳智磊;葛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5D65/34 | 分类号: | B65D65/34;B65D43/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自动 定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饼状物料放料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饼状物料的生产中,为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要求把饼状物料投放到各个工位,且要求定量投放。现有的饼状物料自动放料装置采用闸门式或翻转式等结构,不仅容易产生夹料等现象,而且一般只能实现一次性将所有物料投放完毕,无法实现定量投放,从而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自动、定量投放饼状物料的饼状物料自动定量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饼状物料自动定量放料装置,包括固定料箱、位于固定料箱底部的活动门、两端分别与活动门以及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的连杆机构、安装于连杆机构上的检测板,安装于检测板外侧的检测元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料箱包括料箱、位于料箱顶部与存储饼状物料的储料箱连接的法兰、安装于料箱两侧的垫板、横向穿过料箱和垫板的套管,位于套管中用于安装活动门的转轴;所述活动门由底部的弧形板与两侧的扇形连接板组成,两侧扇形连接板的顶角套装于转轴上并位于固定料箱两侧。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和转臂,动力传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其连接的驱动连杆,驱动连杆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转臂与活动门侧面的扇形连接板连接。所述检测元件包括安装板及安装于安装板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检测开关。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动力传动装置的转动带动连杆机构转动,连杆机构再带动活动门绕转轴转动,通过检测板与检测元件确定活动门的开闭状态,当检测到活动门为打开状态时,动力传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停止工作,固定料箱开始放料。当饼状物料投放达到完成系统要求时,系统发出指令,活动门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快速自动关闭,当检测显示活动门已为关闭状态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固定料箱停止放料。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活动门的自动开闭,通过所设置的检测板与检测元件,实现活动门开闭状态的状态可控,从而控制在每个工位上投放物料的多少,从而实现对饼状物料的快速、自动、定量投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图3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附图和实施例所示。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饼状物料自动定量放料装置,用于完成饼状物料的自动定量投放工作。整个装置包括固定料箱1、位于固定料箱1底部的活动门2、两端分别与活动门2以及与动力传动装置4连接的连杆机构3、安装于连杆机构3上的检测板5,安装于检测板5外侧的检测元件6。检测板5与检测元件6构成检测开关。固定料箱1包括料箱1b、位于料箱1b顶部与存储饼状物料的储料箱连接的法兰1a、安装于料箱两侧的垫板1c、横向穿过料箱1b和垫板1c的套管1d,套管中设置用于安装活动门的转轴7及与转轴配装的轴承1e。活动门2由底部的弧形板2a与两侧的扇形连接板2b组成,两侧扇形连接板的顶角套装于转轴7上并位于固定料箱1两侧。连杆机构3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3a和转臂3b,动力传动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4a及其连接的驱动连杆4b,驱动连杆4b另一端与连接杆3a连接,转臂3b与活动门侧面的扇形连接板2b连接。检测元件包括安装板6a及安装于安装板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检测开关6b。本实施例在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检测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饼状物料预先存储在饼状物料储料箱内,系统根据所需投放物料的多少发出指令给饼状物料自动定量放料装置,通过动力传动装置4的驱动机构4a的转动带动连杆机构3转动,连杆机构带动活动门2绕转轴7转动,通过检测开关确定活动门的开闭状态。当检测开关检测到活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固定料箱1开始放料。当饼状物料投放达到系统要求时,系统发出指令,活动门快速自动关闭。当检测开关检测显示活动门为关闭状态时,驱动结构停止工作,此时整个放料工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6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