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过滤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5694.2 | 申请日: | 201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2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王富安;汤志鹏;张永红;洪海金;张程;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39/06 | 分类号: | F16N39/06;F16H57/04;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润滑 系统 过滤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润滑系统用过滤元件一般采用10μm精滤芯和50μm粗滤芯进行过滤,两个滤芯通过一个设定压力的旁通阀串接而成,且过滤元件功能单一。这种形式的过滤元件存在以下弊端:1、片面追求润滑系统纳污容量的要求而导致过滤精度偏低,无法达到齿轮箱对油液清洁度的要求;2、过滤元件功能单一,导致整个润滑系统结构分散,不利于润滑系统乃至风电机组向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过滤元件,能兼顾对高精度和高纳污量要求的,通过集成压力控制阀组,有效简化润滑系统,具有过滤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滤芯,所述滤芯包括5μm滤芯、10μm滤芯、25μm滤芯,所述滤芯为并联结构的滤芯,其中25μm滤芯后端设置有旁通阀,在滤器头设置有两个压力控制阀,所述滤芯并联端设有压差发讯装置,并联端出口设有连续排气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将压力控制阀组集成于滤器中,无须另行采用阀块安装,简化了润滑系统,降低了成本;
2、能同时兼顾高纳污容量和高精度的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相同结构尺寸的滤芯,在保证纳污容量的情况下过滤的精度更高;
3、油液能根据油温高低自动调节经过不同精度等级滤芯的流量,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能有效减小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为本装置结构示意侧视图。
在图中:1. 排污球阀, 2. 25μm滤芯, 3. 压差发讯装置, 4. 旁通阀, 5. 1#压力控制阀, 6. 2#压力控制阀, 7. 连续排气装置, 8. 5μm滤芯, 9. 10μm滤芯, 10. 顶盖, 11. 滤筒, 12. 滤器头, 13. 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包括滤芯,如图1所示,所述滤芯包括5μm滤芯8、10μm滤芯9、25μm滤芯2,所述滤芯为并联结构的滤芯,其中25μm滤芯2后端设置有旁通阀4,在滤器头设置有两个压力控制阀和一个排污球阀1,所述滤芯并联端设有压差发讯装置3,并联端出口设有连续排气装置7。
所述压力控制阀包括1#压力控制阀5和2#压力控制阀6,所述1#压力控制阀5和2#压力控制阀6控制压力分别为0.5bar和6bar。
所述排污球阀1设置于滤器头12的最低处,便于更换滤芯时污物的顺利排出。
所述滤芯设置在滤筒11内,滤筒11采用螺纹结构分别与顶盖10和滤器头12连接,顶盖10和滤器头12上设有密封圈槽,滤筒11与滤器头12采用定位螺钉13进行固定。
所述顶盖10和滤器头12设有滤芯定位环,滤器头12滤芯定位环内部开有两个阀孔,阀孔内分别安装两个压力值调定不同的插装式压力控制阀,两个压力控制阀的进油口均与过滤下游腔相通,压力控制阀采用螺堵定位和密封。
实施例
本装置包括顶盖10、滤芯、滤筒11和滤器头12。采用5μm、10μm、25μm三种精度并联结构的滤芯,其中25μm滤芯2后端设置有旁通阀4,在滤器头设置有两个压力控制阀1#压力控制阀5和2#压力控制阀6,两个压力控制阀的控制压力不同,油温不同时对应的系统压力将打开相应的压力控制阀,以控制油液通过不同的油路。
顶盖10上设置了连续排气装置7,它由测压接头和测压软管组成。当润滑系统油液中含有气体时,气体将聚集于过滤元件的顶部,及时通过连续排气装置7排出。过滤元件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球阀1。为监测过滤元件滤芯是否发生堵塞,设置了压差发讯装置3,压差发讯装置3的检测油口分别与过滤元件的进、出油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5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宽幅镁合金板带的弧形镁合金坯板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其支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