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冗余核电站地震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4905.0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祥;郭斌;禹亚平;赵海江;刘才学;张义东;李杰;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1V1/24;G01V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冗余 核电站 地震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震监测仪,具体涉及核电站地震监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核电站地震的响应和监测完全依靠地震仪表系统完成,该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地震开关、记录仪、控制系统和若干个独立的无源峰值记录仪组成。当地震发生时,系统迅速发出警告,同时记录反应堆厂房、重要设备和核电站地域的地震反应,为震后核电站的安全评估和反应堆的抗震设计复核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在对地震信息报警和记录的技术处理领域,国内行业的《地震仪表系统手册》、《核电厂地震仪表准则》和《地震监测仪表装置规范书》等提到了法国和俄罗斯两种设计体系。在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REGULATORY GUIDE 1.2《NUCLEAR POWER PLANT INSTRUMENTATION FOR EARTHQUAKES》PART C. REGULATORY POSITION中描述了法国地震监测系统,该系统将用于报警和用于记录的回路独立设计,地震开关传感器与报警单元直接相连;加速传感器与记录仪相连,两套回路没有关联,两者之间没有互补的关系,其缺陷在于:报警回路仅做报警功能,记录回路仅做记录功能,导致地震信息记录不完整,可能造成关键数据的丢失,设备信息使用没有完备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俄罗斯地震监测系统是在多通道并行的单回路中,只有一个回路,加速传感器与记录仪相连,并由记录仪取代地震开关传感器和报警单元,先记录,再报警,在实现记录功能的同时,根据预设的条件再实现报警功能,其缺陷是:以牺牲系统响应时间换取系统判定的准确性,系统响应时间滞后,尤其在地震发生只有短短的几秒钟情况下,不能做到实时报警响应,导致延误关键报警时机。法国和俄罗斯的地震监测系统均为单一的数据记录单元,没有数据备份,数据记录的安全性较差,且仅有简单的一两项反应谱,分析功能简单。两种设计体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为了提高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一套双冗余机制的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很有必要,尤其在“日本福岛事件”之后,双冗余设计的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的应用,将为核安全领域提供一个重要支撑环节。
经检索,基于双冗余设计的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响应分析功能强、可解决核电站地震响应时间滞后的双冗余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冗余核电站地震监测仪,包括有机柜、设置在机柜中的电源和报警回路,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柜外面的加速度传感器、地震开关传感器及峰值记录仪,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机柜中的报警回路为双冗余报警回路,它是由报警单元、控制单元和记录仪组成,其中报警单元、控制单元和记录仪之间依次通过缆线实现双向冗余连通;报警单元和记录仪各自通过缆线穿过机柜分别与对应的地震开关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连接。
其附加特征在于: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地震开关传感器和峰值记录仪可以是单台或多台。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采用双冗余机制设计,在报警单元之后增加了记录功能,在记录仪之后增加了报警功能,既保证了数据记录的完整可靠,又能够做到响应时间的迅速,在地震信息报警和记录上有明显的优点,填补了这一领域长期存在的安全空白,增加了设备信息使用的完备性,并能以硬实时机制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设备资源信息利用不完备,导致可能发生安全漏洞和响应时间滞后的安全隐患。提供的傅里叶谱、反应谱和功率谱等提高了响应分析功能,其中反应谱又详细分析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完善了地震监测的谱分析功能,提高了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预测地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冗余设计原理图。
图中:1.机柜;2.双冗余报警回路;3.电源;4.报警单元;5.控制单元;6.记录仪;7.加速度传感器;8.地震开关传感器;9.峰值记录仪。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4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液位跟踪器
- 下一篇:锂电池充放电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