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割机的脱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4476.7 | 申请日: | 201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4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曾联;黄江军;李颖聪;梁仁乐;邵根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割机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特别是一种收割机的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收割机的脱粒机构有两种,一种是与收割机行走方向垂直放置的脱粒机构,一种是与收割机行走方向平行放置的脱粒机构;这两种收割机的脱粒机构均为水平放置,虽然后者采用了纵向布置的脱粒机构,相对于横向布置的脱粒机构大大增加了脱粒滚筒的长度,延长了脱粒时间,但输送槽与主脱粒滚筒的拐角较大,在收割作业时作物从输送槽到脱粒机构时交接不顺畅,阻力大,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割机的脱粒装置,此种脱粒装置相对背景技术,减小了主脱粒滚筒与输送槽之间的拐角,使作物交接顺畅,弥补了背景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包括底架、固定于底架上的脱粒机架、都连接于脱粒机架且都沿收割机行走方向设置的主脱粒机构和复脱粒机构、固定连接于脱粒机架且位于底架与主复脱粒机构之间的分离清选振动筛、设于分离清选振动筛后端下方与复脱粒机构之间的杂余提升搅龙,所述主脱粒机构包括铰接于脱粒机架的主脱粒滚筒、固定于脱粒机架且围设于主脱粒滚筒外的大凹板筛、覆盖大凹板筛开口的主滚筒盖;所述主脱粒滚筒沿收割机的前进方向斜向下设置。
收割机将作物收割后,经输送槽由主脱粒滚筒将作物输送至大凹板筛从而进行脱粒;主脱粒滚筒沿收割机的前进方向斜向下的设置,相对背景技术,减小了主脱粒滚筒与输送槽之间的拐角,从而利于主脱粒滚筒将作物更顺畅地输送至大凹板筛中,不易发生堵塞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大凹板筛沿收割机的前进方向斜向下设置。
上述设置,相对背景技术中大凹板筛水平设置的结构,使作物在大凹板筛中沿大凹板筛的前端至后端移动时,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增加了作物在大凹板筛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作物的脱粒效果;同时,大凹板筛的倾斜设置,相对背景技术中的水平设置,也增加了大凹板筛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作物在大凹板筛中的脱粒时间,从而增加作物的脱粒效果;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大凹板筛的中轴线与主脱粒滚筒的中轴线重合或平行;从而使大凹板筛与主脱粒滚筒配合脱粒时,使脱粒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复脱粒机构包括铰接于脱粒机架的复脱粒滚筒、固定于脱粒机架且围设于复脱粒滚筒外的小凹板筛、覆盖小凹板筛板开口的复滚筒盖;所述小凹板筛沿收割机的前进方向斜向下设置。
上述设置,相对背景技术中小凹板筛水平设置的结构,使作物在小凹板筛中沿小凹板筛的前端至后端移动时,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增加了作物在小凹板筛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作物的脱粒效果;同时,小凹板筛的倾斜设置,相对背景技术中的水平设置,也增加了小凹板筛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作物在小凹板筛中的脱粒时间,从而增加作物的脱粒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复脱粒滚筒的中轴线与小凹板筛的中轴线重合或平行。
上述设置,使在小凹板筛各处的作物受到复脱粒滚筒的力较为均匀,使脱粒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大凹板筛与分离清选振动筛之间设有沿收割机的前进方向斜向下设置的滑谷板,所述滑谷板的较高端位于大凹板筛的后端下方。
上述设置,使经主脱粒机构脱粒的作物可以沿滑谷板滑至分离清选振动筛的前端,从而增长作物在分离清选振动筛上的清选时间,以提高清选效果,提高清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分离清选振动筛的前端设有清选风机;清选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分离清选振动筛。
清选风机的作用是将不易从分离清选振动筛上掉落的作物吹至分离清选振动筛的后端,从而将此些作物经杂余提升搅龙输送至复脱粒机构,进行再次脱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脱粒滚筒包括与脱粒机架铰接的主脱轴、沿主脱粒滚筒的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分布且都固定于主脱轴上的喂入段及脱粒段;所述喂入段包括轴向截面呈圆台状的圆台体、螺旋设于圆台体侧壁的叶片;圆台体前端表面的直径小于后端表面的直径;叶片远离圆台体的侧边上的任一点与圆台体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位于输送槽上的作物,经喂入段搅进脱粒段从而进行脱粒;圆台体的形状及叶片远离圆台体的侧边上的任一点与圆台体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的设置,使叶片由前端至后端呈前宽后窄状,从而使喂入段在接收作物时,具有较大的接收空间,更易将作物搅进脱粒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脱粒段包括多个并排固定于主脱轴且呈环状的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板外缘且沿主脱轴轴向分布的多个圆管、固定于圆管上的脱粒丁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4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