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频宽脉冲浮动板调制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4443.2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刘劲松;王华;孟庆贤;姜树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频宽 脉冲 浮动 调制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板调制器电路,具体涉及一种低频宽脉冲浮动板调制器电路,属于电子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浮动板脉冲调制器中由于需要高电位隔离,通常用脉冲变压器耦合和光纤传输的方式实现高低电位的隔离。由于光纤传输的延时比较大,对于很多要求传输延时很小的发射机,只能采用脉冲变压器耦合。但是当要求输出脉冲的宽度很宽时,脉冲在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传递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此时对脉冲变压器的绕制和加工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加大了脉冲变压器制作的难度,以致不可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将要传输的低频宽脉冲调制成高频窄脉冲并传输到调制管的新型低频宽脉冲浮动板调制器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低频宽脉冲浮动板调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晶振、外部宽脉冲、与门电路、驱动放大芯片、脉冲变压器、开通管和切尾管,所述的晶振和外部宽脉冲的输出端分别和与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连接,而与门电路的输出端则与驱动放大芯片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放大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而脉冲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列设置有两组,且次级线圈的驱动信号相反,同时两组次级线圈通过整流器分别与开通管和切尾管连接。
所述的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中还串接一电容,以保证能量的有效传递。
此外,晶振的频率为1.4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缩小了浮动板调制器的体积,且将要传输的低频宽脉冲调制成高频窄脉冲并传输到调制管,实现了宽脉冲以至直流信号的高低电位传输,传输宽度可达直流的TTL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晶振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部宽脉冲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门电路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制器的最终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通管输出的信号波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尾管输出的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低频宽脉冲浮动板调制器电路,包括频率为1.4M的晶振N1、外部宽脉冲、与门电路CT7408N2、驱动放大芯片N3、脉冲变压器T1、开通管V1和切尾管V2,所述的晶振N1和外部宽脉冲的输出端分别和与门电路N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而与门电路N2的输出端则与驱动放大芯片N3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放大芯片N3的输出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而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并列设置有两组,且次级线圈的驱动信号相反,同时两组次级线圈通过整流器分别与开通管V1和切尾管V2连接,即其中一个次级线圈通过第一整流器N4与开通管V1连接,另外一个次级线圈通过第一整流器N5与开通管V2连接。
驱动放大芯片N3输出的为一个正脉冲串,直接通过脉冲变压器T1会使脉冲变压器T1饱和从而不能传递能量,所以在脉冲变压器T1初级线圈中串一个高频电容C,高频电容C起到隔直流防止脉冲变压器T1的磁芯饱和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4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探测器及其探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交流电动机固态软起动装置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