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4300.1 | 申请日: | 201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东;夏长植;岳晨;蔡华林;陶俏;桑文慧;郭新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节能 衣物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物烘干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洗衣机中的衣物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机中的衣物烘干装置构成为:洗涤桶、冷凝洗涤桶内出来的湿空气的冷凝管,外界冷水、烘道、位于烘道内并用于吸入空气的风机和加热空气的电加热器。现有的烘干型洗衣机烘干循环系统,其缺点如下:
1.为达到有效的烘干速率,将低温空气加热的电加热器的功率消耗较大,烘干温度较高,难以满足大量热敏性衣物的要求,使现有高温衣物烘干工艺适用的衣物范围非常狭窄。
2.洗涤桶内衣物出来的湿空气与冷水接触冷凝,但由于常压下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不易冷凝,要想达到一定的冷凝效果,需要消耗的冷水量大,能耗高。
3.单位时间内由洗涤桶内出来的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低,且冷凝不够充分,所以要达到有效的烘干效果,需要较长的烘干时间。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衣物的范围广并且能耗较低的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包括洗涤桶、与洗涤桶连接的压缩机、与压缩机连接的冷凝器、与冷凝器连接的分离器、与分离器连接的节流装置、同时与节流装置及洗涤桶连接的加热器。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进入洗涤桶内的空气温度低,不容易损伤衣物,扩大了烘干衣物种类的范围;通过调节加热器功率,可实现低温烘干和快速烘干两种功能模式的切换;相比利用冷水冷凝从洗涤桶内蒸发出来的湿空气的烘干循环系统,无需用水,节约了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包括洗涤桶、与洗涤桶连接的压缩机、与压缩机连接的换热器、与换热器连接的冷凝器、与冷凝器连接的分离器、同时与分离器及换热器连接的节流装置以及同时与换热器及洗涤桶连接的加热器。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进入洗涤桶内的空气温度低,不容易损伤衣物,扩大了烘干衣物种类的范围;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出来的空气,进入换热器吸热,吸收由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湿空气进入换热器放出的热量,回收了一部分能量,达到了节能的效果;相比利用冷水冷凝从洗涤桶内蒸发出来的湿空气的烘干循环系统,无需用水,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执行烘干作业时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执行烘干作业时的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执行烘干作业时的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执行烘干作业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低温节能衣物烘干装置100包括用以放置衣物7的洗涤桶1、与洗涤桶1连接的压缩机2、与压缩机2连接的冷凝器3、与冷凝器3连接的分离器4、与分离器4连接的节流装置5以及同时与节流装置5及洗涤桶1连接的加热器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3为风冷器;所述加热器6为电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4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