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3898.2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焊接 复合 结构 拖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悬架的后拖曳臂。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用多连杆后悬架中的车轮支架(rear knuckle)和后拖曳臂(后纵摆臂)多为分开设计制造、然后装配起来,且后车轮支架绝大多数为铸造件或锻造件。这样的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车轮支架需要单独开发毛坯件再开发及加工工装工艺技术、开发周期长、废品率高,从而导致综合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其是通过冲压件焊接成型,不必专门开发铸造或锻造毛坯,只需要采用通常的冲压焊接工艺技术即可完成开发任务。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其特点是,包括内片、外片、加强板、前套筒、上套筒、内外片连接支架以及ABS传感器支架,内片和外片为冲压件,内片和外片是沿后拖曳臂的长度方向分开成形的两零件,从横截面来看,内片是具有三个侧面的半闭合形状的零件,而外片为具有一个侧面的零件,内片和外片焊接构成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的本体;加强板的沿拖曳臂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内片和外片之间,一侧边焊接在内片上,另一侧边焊接在外片上;前套筒焊接在拖曳臂的本体的前端,用于连接车身,上套筒焊接在拖曳臂的本体的后端上侧,用于连接汽车后悬架的后上摆臂;内外片连接支架具有轴部,该轴部穿入到内片和外片在后端的孔中,并与内片和外片焊接成一体,内外片连接支架装入支撑车轮的轴,从而构成车轮安装点,内外片连接支架、加强板、ABS传感器支架也为冲压件,ABS传感器支架焊接在外片的后端。
前述技术方案中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将后车轮支架与后拖曳臂设计为整体式结构后可靠性和制造精度都得到较大提高,不必专门为尺寸相对较大的铸造或锻造毛坯件开发设计机械加工夹具并购置批量用机械切削加工生产专机。只需要采用通常的冲压焊接工艺技术即可完成开发任务,这缩短了开发周期,克服了废品率高的缺陷,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的分解视图。
图2是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的轴测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包括内片1、外片2、加强板3、前套筒4、上套筒5、内外片连接支架6以及ABS(汽车防滑刹车系统)传感器支架7。
如图2所示,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的整体形状与现有的后拖曳臂没有大的差异,但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到其构造有实质上的变化。后拖曳臂是根据整车悬架运动学动力学要求经过合理弯曲走向设计后形成的。
如图1至图3所示,内片1和外片2焊接后构成冲压焊接复合结构后拖曳臂的本体,内片1和外片2为冲压件,通过冲压成形,内片1和外片2是沿后拖曳臂的长度方向分开成形的两零件,从横截面来看,内片1是具有三个侧面的半闭合形状的零件,而外片2为具有一个侧面的零件,内片1和外片2焊接后成一个筒状的零件。加强板3的一侧边焊接在内片1上,另一侧边焊接在外片2上,加强板3也沿拖曳臂的长度方向延伸。前套筒4焊接在拖曳臂的本体的前端,用于连接车身,上套筒5焊接在拖曳臂的本体的后端上侧,用于连接汽车后悬架的后上摆臂。内外片连接支架6具有轴部,轴部穿入到内片1和外片2的孔中,并与内片1和外片2焊接,内外片连接支架6中可装入支撑车轮的轴,从而构成车轮安装点。内外片连接支架6、加强板3、ABS传感器支架7也为冲压件。ABS传感器支架7焊接在外片2上。
前述前、后、内、外等方向性用语均以后拖曳臂安装在车身上后的位置为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3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价文件的识别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汽车牵引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