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3773.X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4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避雷器。
背景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在长时间积聚后又极短时间内进行释放的过程。雷害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包括直击于各种人造建筑物、自然体上,或者绕过某些障碍物而击于障碍物后的物体;感应雷指雷击向大地而在其它物体上产生感应过电压的雷击。统计数据表明,配电线路的雷击接地故障,占总事故的75-80%。因此,有必要研究配网的防雷措施。衡量线路防雷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线路雷击跳闸率,它是指在折算至年雷电日数为40的标准条件下,每百公里线路每年因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次数;雷击跳闸率是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综合性指标;二是线路耐雷水平,它是指线路遭受雷击时所能耐受的不会引起绝缘闪络最大雷电流幅值;耐雷水平愈高,线路防雷性能愈好。
35kV及以下线路,按规程一般只在发电厂、变电站的进出线段架设1~2km避雷线,并不沿全线架设。因此,线路因雷击而跳闸的事故非常频繁,电网的运行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线路加装避雷器以后,防雷的明显特点是避雷器的非线性特性可保护绝缘子串,即可提高雷击塔顶与导线的耐雷水平,进而降低雷击跳闸率。
避雷器通过其阀片的非线性关系,即在通过冲击大电流时呈现为小电阻,而在工频时呈现为大电阻,这样当雷电波经过避雷器时,避雷器动作,从而限制了雷电波幅值和陡度水平,以保护与避雷器相连的相关电气设备。线路避雷器可以采用带串联间隙的架空配电线路复合外套避雷器,当雷击线路后,避雷器间隙击穿,雷电流经过间隙引入大地,从而保护了电气设备。
传统的线路避雷器外串间隙,与避雷器一体化,间隙处于避雷器阀片的正上方,在阴霾、小雨或有雾天气,间隙上端会出现大量凝露,直接滴在间隙的 下端及避雷器本体上,易于造成避雷器本身阀片受潮从而影响其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免凝露滴在间隙下端的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避雷器,包括外电极和避雷器本体,所述外电极包括引电电极和放电电极,所述引电电极和放电电极间设置外间隙,所述放电电极安装于避雷器本体的顶端并与避雷器本体的一个内电极相连,所述引电电极处于放电电极的上方偏离避雷器本体的轴线的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的上方设有水平的调节杆,所述引电电极安装在调节架上,所述调节架安装在调节杆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引电电极为球形电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为球形电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避雷器本体的外部为层叠的剁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引电电极产生的凝露不会滴在放电电极上,将原有的棒-棒间隙的垂直方式,改为曲率半径小的球间隙,球间隙作为稍不均匀场,可以将间隙上端的球偏移至离开轴线方向,即使发生凝露也直接滴在避雷器本体的层叠的剁状结构上,不会导致避雷器阀片本身受潮。
附图说明
图1为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避雷器,包括外电极和避雷器本体100,外电极包括引电电极220和放电电极210,引电电极220和放电电极210间设置外间隙,放电电极210安装于避雷器本体100的顶端并与避雷器本体100的一个内电极相连,引电电极220处于放电电极210的上方偏离避雷器本体100的轴线的位置。
上述避雷器,引电电极产生的凝露不会滴在放电电极上,将原有的棒-棒间隙的垂直方式,改为曲率半径小的球间隙,球间隙作为稍不均匀场,可以将间隙上端的球偏移至离开轴线方向,即使发生凝露也直接滴在避雷器本体的层叠的剁状结构上,不会导致避雷器阀片本身受潮。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极210的上方设有水平的调节杆320,引电电极220安装在调节架310上,调节架310安装在调节杆320上。调节杆320支撑在安装架330上,避雷器本体100安装在安装架3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引电电极220为球形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极210为球形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避雷器本体100的外部为层叠的剁状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3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泪道牵引线
- 下一篇:可防缠绕结构的复合滚扫自动扫地与提升收集垃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