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妇临盆助力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3124.X | 申请日: | 201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民;苏国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绍民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妇 临盆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产妇临盆时用作助产的医疗辅助用具,尤其涉及了一种产妇临盆助力器。
背景技术
正常分娩时,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脂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腹肌及脂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产妇临盆一般都在具有经验接生人员的陪同和护理下生产,同时一般正常情况下产妇基本上都可以自然顺产。不过,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及劳动强度都在减轻,妇女怀孕后更得到更多的呵护,一是体力和气力明显下降,二是十月怀胎也使孕妇的服肌力削弱,三是现在的孕妇多为只生一胎,谈不上有经验。因此,孕妇在临盆时很容易出现体力不支,气量不足,使临盆过程时间拖延,造成产妇痛苦甚至难产。所以,人们开始研究一些助产器具,如中国专利号为201020117232.2就公开了一种产妇助产带,包括有弹性固定带和链接设置的气囊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条还通过导气管链接设置有气囊球;所述气囊条设置为2-4个,中间通过细嘴链接设置成一体,所述气囊球的表面还设置有便于握持的1-3个凹槽,所述气囊条的内壁上还密布设置有凸点。这些专利采用充气膨大原理,虽然也很好的达到助产的目的,但是其还存在这一些不足,如其操作仅仅限于接生医生而孕妇没有主动参与的操作功能,可能会导致另一种被动情形,此外充气或放气有要一定的时间过程,这就影响到助力时间不及时。因此,目前市场上期望着有一种性能更全面的助产器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性能全面、产妇能够主动参与操作、给力卸力迅速、工作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产妇临盆助力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妇临盆助力器,包括底板、助力带、活动架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一端的固定架,所述的活动架和固定架上分别设有一卷带筒和一弧形道口。
所述的助力带通过弧形道口连接着固定架和活动架上的卷带筒。
所述的卷带筒的端口设有把手环。通过把手环的转动,可以收紧或松开助力带,即实现快速给力和卸力。
所述的底板设有伸缩槽,活动架的底部安装在伸缩槽里。伸缩槽的设置可以方便的根据产妇的体型调整活动架的位置,使得产妇可以舒适的躺在助力器上。
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固定活动架的固定螺栓。当活动架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的时候,就可以用固定螺栓将其固定。
所述的弧形道口为半圆弧形状。助力带通过弧形道口后变为半圆弧形状,这样在给力时,能够比较全面,对产妇及胎儿也是比较安全的。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孕妇平躺助力器中间,将助力带直接盖过孕妇腹部,助力带的两头通过弧形道口并将贴扣与卷带筒粘牢,把两边把手环同时向外转动和慢慢收紧助力带贴近产妇腹部后备用。工作时,待孕妇进行预产过程后,需要辅助力时外转把手环给力,松开把手环给力消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以是携带式和固定式装置。
2.可以双方操作给力,可以是助产医生单人操作给力,也可以有临盆产妇的主动参与操作助力,因而不论在助力时机和力度上,孕妇临盆有更多的主动配合。
3.功能较全面。
4.工作性能稳定,该器具设计器件没有复杂,不发生故障,操作简单,给力直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使用的助力带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弧形道口1,把手环2,伸缩槽3,固定螺栓4,卷带筒5,活动架6,底板7,固定架8,助力带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产妇临盆助力器,包括底板7、助力带9、活动架6和固定安装在底板7一端的固定架8,活动架6和固定架8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卷带筒5,在活动架6和固定架8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弧状的弧形道口1,助力带9通过弧形道口1连接着固定架8和活动架6上的卷带筒5;卷带筒5的端口设有把手环2;底板7的另一端设有伸缩槽3,活动架6的底部安装在伸缩槽3里;底板7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活动架6的固定螺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绍民,未经黄绍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3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