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器复合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0643.0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3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夏永文;侯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复合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器复合底板,属于电感装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感器由线圈和绕组组成,绕组缠绕在线圈上,缠绕后会留出引脚,根据实际需要,绕组的直径和引脚数量都会各有不同,通常在电路板上固定电感器时,会先把电感器固定在电感器底部,然后再把电感器固定在电路板上,传统电感器底板如图5所示,在底板上开有与引脚数量相等的引脚孔,为了稳定固定引脚,引脚孔的大小比引脚的大小稍大一些,由于引脚较硬,所以当引脚数量越多时,电感器越难固定在底板上,因此把电感器固定在底板上会非常耗时间,工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感器复合底板,顶层底板上横向开设有引脚槽,使用时,底层排距固定底板紧贴顶层底板底部配合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感器复合底板,包括顶层底板和底层排距固定底板,顶层底板上横向开设有引脚槽,使用时,底层排距固定底板紧贴顶层底板底部配合使用,底层排距固定底板的宽度等于电感器引脚横向间距。
引脚槽开设有复数个。
顶层底板的长度和底层排距固定底板相等。
引脚槽为长条形并设有圆形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电感器固定在复合底板上,底层排距固定底板紧贴顶层底板底部配合使用,引脚距离容易确定,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2为顶层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层排距固定底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俯视图;
图5为传统电感器底板。
图中:1、顶层底板,2、底层排距固定底板,3、引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感器复合底板,包括顶层底板1和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顶层底板1上横向开设有引脚槽3,使用时,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紧贴顶层底板1底部配合使用,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的宽度等于电感器引脚横向间距,引脚槽3开设有复数个,顶层底板1的长度和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相等,引脚槽3为长条形并设有圆形倒角。
引脚槽3横向开设在顶层底板1上,电感器引脚插在引脚槽3上,然后再把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紧贴在顶层底板1的底部,此时电感器引脚便在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的两侧,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的宽度等于电感器引脚横向间距,当底层排距固定底板2紧贴在顶层底板1的底部后,电感器引脚横向间距也就确定了。
为了更好的固定电感器,在引脚槽3上设有圆形倒角,使引脚更好的与引脚槽3贴合,提高电感器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0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装配机的盖板上料定位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CAN的无卤低烟聚烯烃总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