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0168.7 | 申请日: | 201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政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藤政弘;池田惠子;李美玲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F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斯盾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中的 冷凝器 管路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的管路构造,涉及能够在管路整体通过,并不阻碍制冷剂的流动,提高冷却效率,促进制冷剂的液化,能够实现完全冷凝的简单结构的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在通过由媒质管路将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的空气调节机进行制冷或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因为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完全的气体状态下流入冷凝器,所以,作为冷凝器内的管路,需要粗的管路。
另一方面,因为若制冷剂在冷凝器成为液体状态,则体积变小,所以,若冷凝器内的管路粗,则难以进行在管路的中心部分流动的制冷剂的热交换,因此,还存在减小管路的内径(或截面积)的要求。
再有,若冷凝器的管路过小,则管路阻力增加,成为了液体状态的制冷剂的流动产生障碍。
这样,在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的管路构造中,关于管路的内径(或截面积)存在相反的要求。
专利文献1中,作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技术,提出了包括将附设在通常的冷凝装置上的追加设置的冷凝装置的气体回路做成并列设置多个的构造的技术在内的热泵式制冷制热机。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并非是对通常的冷凝装置(冷凝器)本身的管路构造进行改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9511号公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点在于,关于冷凝器的管路构造,不存在能够在管路整体通过,并不阻碍制冷剂的流动,提高冷却效率,促进制冷剂的液化,能够实现完全冷凝的简单结构的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这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由媒质管路将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使制冷剂循环的空气调节机的冷凝器管路构造,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冷凝器内的媒质管路做成多室并列的扁平形状,通过上述媒质管路的各室的截面积的缩小来提高被冷凝的制冷剂的散热效果,且通过多室并列构造来确保上述制冷剂的必要流量。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所述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将媒质管路做成多室并列的扁平形状,通过媒质管路的各室的截面积的缩小,能够提高被冷凝的制冷剂的散热效果,充分促进制冷剂的液化,另外,通过使各室做成多室并列配置,能够确保所流通的制冷剂的必要流量,还能够消除阻碍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能够作为整体,实现制冷剂的完全冷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所述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将媒质管路做成四室并列的扁平形状,通过与一般使用的媒质管路的截面积相比,缩小各室的截面积,能够提高被冷凝的制冷剂的散热效果,充分促进制冷剂的液化,另外,通过做成四室并列配置,能够确保所流通的制冷剂的必要流量,还能够消除阻碍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能够作为整体,实现制冷剂的完全冷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所述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管路构造在将铝制的全长10m或大致10m的长的媒质管路做成四室并列的扁平形状,与一般使用的媒质管路的截面积相比,缩小了各室的截面积的崭新的结构的基础上,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同样,能够提高被冷凝的制冷剂的散热效果,充分促进制冷剂的液化,另外,通过做成四室并列配置,能够确保所流通的制冷剂的必要流量,还能够消除阻碍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能够作为整体,实现制冷剂的完全冷凝。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的示意正视图。
图2是有关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的示意侧视图。
图3是有关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A-A线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中的冷凝器的媒质管路的截面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B部的示意放大图。
图7是表示包括有关本实施例的冷凝器的空气调节机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冷凝器;2:媒质管路;2a:室;2b:室;2c:室;2d:室;2e:一端;2f:另一端;3:支撑框主体;3a:一边;3b:另一边;4:流入侧连接件;5:流出侧连接件;6:流入侧连接管;7:流出侧连接管;8:散热翅片;11:空气调节机;12:储液器;13:膨胀阀;14:蒸发器;15:压缩机;16:连接管路群;17:室外机;18:室内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藤政弘;池田惠子;李美玲,未经安藤政弘;池田惠子;李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0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动力分配装置
- 下一篇:汽车内置充气式全自动遮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