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带有排水结构的安全脱接电源扩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0129.7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海明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29;H01R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65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带有 排水 结构 安全 电源 扩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扩展板,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带有排水结构的安全脱接电源扩展板。
背景技术
电源扩展板是日常生活中用于通过外接插头的插入实现电连接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人们经常会碰到有水的环境,或不小心将水泼到电源扩展板上,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技术人员开发了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源扩展板,这些防水电源扩展板在插座外装有防水盖,防止水渗入到插座孔内,有些电源扩展板在插座孔外设有密封圈,插头插入插座孔内时,使插头与插座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在现有这些技术中,还不能真正达到防水的功效,如果没有盖上防水盖,或插头与插座接触面不严密,防水性能起不了作用,都会造成电源扩展板内部各部件潮湿,当接通电源时,容易产生短路而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同时在现有技术中,拔出插头时需要一定的力量,由于插头的电极插脚较长,往往造成人们手指在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缝隙处抠住插头进行往外拔,当电极插脚一部份露在插座外时,电极插脚还处在电路导通中,使用者如不小心,很易触到电极插脚上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插座孔内渗入水后自动排出不会造成短路,插头能自动脱离连接的电源扩展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带有排水结构的安全脱接电源扩展板,包括壳体、插座单元、脱接装置,所述壳体的面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插座单元的环形台界的洞孔,所述壳体的洞孔的环形台界与插座单元盖板接合处设有防水垫片,插座单元盖板下沉于壳体面板形成一凹槽,插座单元盖板上方置有脱接装置,脱接装置由顶持件和托板组成,顶持件经活销与定位块相连,顶持件摆 杆上方活接的连接块与托板下端面两侧滑槽连接,托板一侧凸出的止挡板相贴于壳体面板洞孔口相邻的滑槽上,托板面上的插口与插座单元的插孔相对应,插座单元插孔内导电触片穿过插座壁并与插座单元注合成型一体,插孔下口设有网孔。
所述导电触片与壳体内腔的连接件上的电极导电片以旋转方式触合。
所述插座单元与底盖接合处设有密封环。
所述顶持件一端设有按钮,按钮上端位于壳体外部。
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卡接柱,卡接柱的凸台卡置在托板下端面两侧滑槽内。
所述托板下端面滑槽的内腔滑道宽度大于滑槽口宽度。
本实用新型插孔内导电触片与插座单元均注塑成型一体,隔绝了外界水分向插座内部渗入,进入插孔内的水从插孔的下口网孔中排出壳体外,插孔内不存在结水现象,不会因水的浸入而使电源造成短路,起到了防水作用。插孔内的导电触片与壳体内腔的电极导电片没有直接接触,插孔内导电触片不带电,即使异物插入插孔内也不会造成触电事故,只有插头插入导电触片后,转动插座单元,使导电触片与电极导电片相触合,才使电流导通。在拔出插头时无需手握插头进行拉拔,只要按压按钮,顶持件向上翘起并连动托板升起,托板将插头自动顶出,使插头电极脱离电连接而使电路开路,防止手指触到电极插脚露出部分而造成触电,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省力,安全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脱接装置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托板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旋转式带有排水结构的安全脱接电源扩展板,包括壳体1、 插座单元2、脱接装置3,所述壳体的面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插座单元的环形台界的洞孔10,所述壳体的洞孔的环形台界与插座单元盖板203接合处设有防水垫片9,插座单元盖板203下沉于壳体面板形成一凹槽11,插座单元盖板上方置有脱接装置3,脱接装置3由顶持件301和托板302组成,顶持件301经活销3014与定位块303相连,顶持件一端设有按钮3011,按钮上端位于壳体外部,顶持件摆杆3012上方经销轴3015活接的连接块3013与托板下端面3023两侧滑槽3024连接,托板下端面的滑槽3024的内腔滑道宽度大于滑槽口宽度,连接块上端卡接柱3016的凸台能以滑动的方式卡置在托板下端面两侧滑槽3024内。托板一侧凸出的止挡板3022相贴于壳体面板洞孔口相邻的滑槽101上,托板面上的插口3021与插座单元的插孔201相对应,插座单元插孔201内导电触片5穿过插座壁并与插座单元注合成型一体,插孔下口设有网孔202,所述壳体内腔的连接件7上设有与导电触片5以旋转方式触合的电极导电片6,电极导电片与外接导线呈电连接,本实施例插座单元为二插插座和三插插座。所述底盖4与壳体1接合处设有防水密封圈12,底盖4与插座单元2接合处设有密封环8。由于插孔内导电触片与插座单元注塑成型一体,隔绝了外界水分向插座内部渗入,进入插孔内的水从插孔的下口网孔中排出壳体外,插孔内不存在结水现象,不会因水的浸入而使电源造成短路,起到了防水作用。插孔内的导电触片与壳体内腔的电极导电片没有直接接触,插孔内导电触片5不带电,即使异物插入插孔内也不会造成触电事故,只有插头的电极插脚从托板的插口3021中插入插孔紧夹导电触片5后,转动插座单元2,使插座单元盖板上的止挡板3022从滑槽101一端移到滑槽101的另一端,导电触片5与电极导电片6产生触合,才使电流导通,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在拔出插头时,只要按压按钮3011,顶持件向上翘起并连动托板向上升起,托板将插头顶出,使插头电极脱离电连接而使电路开路,防止手指触到电极插脚露出部分而造成触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海明,未经胡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0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