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0015.2 | 申请日: | 201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5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涛;曾祥益;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人机交互 控制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机交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列车运行的速度、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载人机接口作为司机和车载列控设备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媒介,其中包含输入与输出,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载信号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其趋势也向着更加人性化、高科技化发展。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主要实现方式为:液晶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对外数据接口、数据处理单元串联而成;通过对车载控制设备输入数据的处理,以图文形式向机车司机提供车辆运行信息;司机也可通过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的输入设备加载车辆目前的车务信息。
然而主流的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由于所选器件性能的制约,存在以下的问题:自身功耗高发热量大,不适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主处理器单元接口扩展性差,不便于产品模块化;显示终端分辨率低,图文显示不细腻;显示终端未经过反光处理,在强光环境下所显示图文不易分辨;通过音调、频率或间歇等简单的方法传递音频信号;一般仅设计有专用调试和设计接口,不利于设备的现场调试升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优良,适于司机室的高温环境使用的模块化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包括:外壳,主处理器,受所述主处理器控制的音频功放单元、显示终端和I/O单元以及给所述控制终端提供电源的电源转换单元,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具有肋片式散热结构,所述控制终端中的发热元件通过导热连接件连接到所述外壳上,所述发热元件包括主处理器和电源转换单元。
优选地,所述导热连接件包括至少一层导热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导热连接件包括多层导热金属片,所述导热金属片之间设有导热硅脂片。
优选地,所述导热金属片是铜片。
优选地,所述I/O单元包括存储设备接口、显示接口和通信接口。
优选地,所述存储设备接口包括IDE接口、CF接口和SATA接口。
优选地,所述通信接口为支持RS422、RS485、RS232通信协议的LPC总线设备扩展接口。
优选地,所述I/O单元还包括USB接口、以太网接口、PCI接口、PCIe接口和PC104接口。
优选地,所述显示终端是采用LED背光的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设置有包括抗反射薄膜和线性偏振薄膜的复合光学薄膜。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车载人机交互系统设备自身的功耗和发热,使得控制终端适用于司机室的高温环境;
2、本实用新型提升显示性能,使得控制终端适用于强光直射环境;
3、本实用新型在有限的空间内对元器件合理布局,以满足设备整体的EMC、散热和振动等方面要求。
4、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产品人性化设计,增强产品的模块化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人机交互终端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人机交互终端发热元件和外壳的位置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人机交互终端发热元件和外壳的位置关系剖面示意图;
其中,1:肋片式散热结构;2:发热元件;3:导热连接件;4:外壳;5:导热硅脂片;21:电源转换模块;22:主处理器;23:北桥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人机交互控制终端,包括:外壳4,主处理器,受所述主处理器控制的音频功放单元、显示终端和I/O单元以及给所述控制终端提供电源的电源转换单元。
本实施例中:
所述主处理器使用intel Atom Z5XX系列工业级别低功耗CPU,热功耗较低,仅为2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0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吸盘的钥匙环
- 下一篇:一种异型方舱的电缆穿线孔防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