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9894.7 | 申请日: | 201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昌云 |
| 主分类号: | F04D29/02 | 分类号: | F04D29/02;F04D2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强 耐磨 腐蚀 高效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浆料输送泵,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工业脱硫使用的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
背景技术
J-TLN型脱硫泵从物理学原理上讲属于离心泵的一种,从概念上讲指通过借助离心力(泵的叶轮的旋转)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脱硫泵的名称是从输送介质的角度来划分的一种离心泵。
脱硫泵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煤炭、焦化、环保等行业输送含有磨蚀性固体颗粒的浆料。如电力脱硫石灰石浆输送泵,石膏液排出泵、过滤器给料泵、吸收塔循环泵、回收泵输送等。如电厂水力除烟除灰、焦化脱硫及重介输送等。在化工产业,也可输送一些含有结晶的腐蚀性浆体。目前,脱琉泵的应用范围中,80%左右都是用在电力、冶金、煤炭、焦化企业。由于脱硫用石灰石桨工艺工况较为恶劣,因此在这一工段,脱硫泵的使用寿命普遍较低。当然,不同的脱硫液石桨液,磨蚀性也不一样。在电力行业,由于工况不同,较大石沙容易堵塞,和硫磺酸的腐蚀性,对于脱硫泵的设计要求很高。在脱硫泵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设计,正确的计算,合适的选型,这几点非常重要。
原J-TL型脱硫特制C10系列耐磨耐腐蚀双相合金中性钢,耐磨性耐腐蚀性能一般,此类泵为高消耗产品,耐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和解决。
本实用新型克服原脱硫泵易腐蚀、寿命短的缺点,把超音速火焰喷涂硬质涂层枝术应用到脱硫泵上,使之更耐磨.更耐腐蚀,大大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脱硫泵耐磨性耐腐蚀性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强耐磨性耐腐蚀性、提高使用寿命,更高效、节能、低碳的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包括脱硫泵本体,所述脱硫泵本体包括泵壳、泵盖、叶轮和主轴,在主轴的前端设置有叶轮,叶轮设置与泵壳与泵盖连接形成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与泵盖连接形成的内腔表面上设置有一层硬质金属保护层。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保护层是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喷涂的硬质合金保护层。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部靠近叶轮位置设置有耐磨挡板。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挡板上设置有一层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的硬质合金保护层。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挡板为可更换的耐磨挡板。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与泵盖的连接处设置有泵壳密封垫。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主轴的后端设置有轴承箱,轴承箱前端的内腔中设置有润滑油池,后端内腔中设置有轴承,轴承箱后端面由轴承盖密封,轴承箱盖内圈设置有封油环。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主轴的中部设置有机械密封轴套,机械密封轴套后设置有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是用泵盖压在主轴上。
如上的一种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轴套和机械密封设置有一层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的硬质合金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脱硫泵具备优良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冲击性,超音速火焰喷涂强大的冲击力使涂层呈现压应力状态,减少了涂层裂纹的机会,使之形成超强耐磨保护层。
2.在泵壳内肚面增加了一块耐磨挡板,使更换更加方便和节能,通过调节耐磨挡板和叶轮之间的间隙,使泵永远保持高效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实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强耐磨耐腐蚀高效脱硫泵实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昌云,未经朱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终端定位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基站和定位系统
- 下一篇:离心式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