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溢油自动报警阻隔防爆储油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9865.0 | 申请日: | 201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肖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吉奥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48 | 分类号: | B65D90/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溢油 自动 报警 阻隔 防爆 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槽,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溢油自动报警阻隔防爆储油槽。
背景技术
当今环境中,石化燃料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人们得以合理的代价随时取得这些燃料。在加速制造这些燃料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及爆炸的危险性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一旦发生火警或爆炸,消防器材只能作善后工作。
近20年来,国内外的研发人员先后对用于可燃或易燃物的防爆、抑爆材料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特种合金抑爆材料就由切缝并扩展后的铝镁合金箔制成。该材料分为网状和球状两种抑爆材料, 具有蜂窝状的多孔结构。如果使用该材料对储存有挥发性可燃液体的容器进行填充,若填充得当,即使储存容器中达到了最猛烈爆炸条件时,也可将爆炸威力(爆炸压力峰值)降低,同时容器内按有效抑爆要求充填轻质抑爆材料后,容器净容积损失率仅为1.2~1.4%。其阻隔防爆的原理是:由于抑爆材料叠层中的网眼具有蜂窝状的多孔结构,可以把油箱内腔分成许多很小的“隔室”。这些“隔室”可以遏制火焰的传播,同时,利用其材料的热传导效应,可以迅速地将燃烧释放出来地绝大部分热量吸收掉。使燃烧反应后的最终温度Tf大大降低,反应气体的膨胀程度缩小,容器的压力值增高不大。
另一方面,现有储油槽注油时,其油位传感器的油位信息仅仅起参考作用,有经验的加油人员主要还是依靠经验来控制注油量。这是因为现有储油槽只设有一个油位传感器来测量油位。由于储油槽太大,油位信号不太准确,特别是加油时,槽内的油位是不稳定的,油面一般作上下起伏的波动,这样可能会出现进油口一侧加满油,而另一侧安装有油位传感器的位置还没有探测到油已加满的情况,此时再继续加油,会导致溢油事故发生。可见现有储油槽是否加满油多半是靠人的经验来控制,是很难杜绝溢油事故发生的。若一旦发生溢油事故,会导致油气污染扩散,甚至诱发火灾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报警阻隔防爆储油槽,以解决现有储油槽火灾难控制,溢油事故频发,发生火警或爆炸事故的危害程度大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溢油自动报警阻隔防爆储油槽,包括储油槽、电路控制盒,所述储油槽设置在水泥池中,四周用沙子填埋,所述储油槽内设有若干填充有特种合金抑爆材料的框体,储油槽顶端中部设有入孔,入孔下对应有竖井、竖井底端与储油槽的底部的清洗通道连接,储油槽顶部的左侧设有油位监控探孔,油位监控探孔内设有隔离管,隔离管内套设有常用油位传感器,储油槽顶部的右侧设有加油口,加油口附近的储油槽内顶部设有紧急油位传感器,所述水泥池底部的沙子中还埋设有多个漏油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控制盒设置在水泥池旁,电路控制盒上设有高为80~100cm 的LED灯柱,电路控制盒中设有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扬声器,其中常用油位传感器、紧急油位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漏油传感器并联后与单片机的第三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功率输出端经功放电路与扬声器连接,单片机的显示接口与LED驱动电路连接,LED驱动电路输出端与LED灯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常用油位传感器为高量程电容式油位传感器,所述紧急油位传感器为低量程浮子油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竖井内设有供人上下的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特种合金抑爆材料为网状特种合金抑爆材料卷绕成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能好,抗爆性能强,油位测量准确等特点。储油槽经过特种合金抑爆材料填充后,储油槽内易爆物性能稳定、阻隔防爆性能强。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油位监控采用常用油位传感器和紧急油位传感器结合方式进行,可以精确测量加油时储油槽各个位置的油量变化,防止可能出现的溢油事故。此外漏油传感器还可以及时检测沙子中油浓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防止油气污染扩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吉奥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吉奥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