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及其自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8918.7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一武;江波 |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安全 注射器 及其 自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及其配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及其自毁装置。
背景技术
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皮下注射器必须一次性使用,在使用后即作为垃圾处理。目前使用最多的一次性注射器是由空腔筒体、针头以及装配在筒体内的定程活塞组成。这种注射器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注射完毕之后,其针头仍留在外面,不仅为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处理带来不便,同时可能因不慎而扎伤医护人员,造成病菌的二次交叉感染,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医疗隐患,因此出现了针头可回缩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但现有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的座体和支撑体结构比较复杂,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二者之间的装配定为困难,费时费力,同时,注射完毕将推杆后拉自毁时,需要比较大的力才能将支撑体和座体从之前的使用位置回拉入针筒,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自毁轻松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自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的自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的自毁装置,包括座体、支撑体、杆头和筒体;所述座体的上部为标准鲁尔圆锥,其底面为内凹的球面,座体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支撑体为与座体底面的球面对应的弧形薄板,其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杆头的前端间隔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筒体的头部的内孔中设有支撑槽。
所述支撑体为整体式或者多片式。
所述支撑体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折弯槽或者比支撑体本体薄的软连接。
所述支撑体的直径大于座体的下部的直径且与筒体的支撑槽的直径相配合;所述支撑体大于座体的下部的周边部分可以为水平段。
所述第一台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为一体的第一阻挡台、第一细短连接部和第一弹片;第二台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为一体的第二阻挡台、第二细短连接部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为薄片,二者与杆头的连接处设有凹槽,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直径分别大于第一阻挡台和第二阻挡台。
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为整体式或者多片式,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折弯槽或者比弹片本体薄的软连接。
所述第一弹片的下底面直径大于座体的环形台阶的内孔的直径,第二弹片的下底面直径大于支撑体的中心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片的下底面直径小于支撑体的中心通孔的直径。
所述座体的标准鲁尔圆锥下部设有上台阶和下台阶,所述下台阶的上表面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座体的上台阶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个锥形台阶或者多个锥形键槽,筒体内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与前述锥形台阶或者多个锥形键槽配合的锥形槽或者锥形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注射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注射器,采用前述方案所述的自毁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座体的通孔中下部设有环形台阶,支撑体中心有孔,而杆头上设置有两个台阶,将推杆后拉,杆头的两个台阶一个卡在座体的环形台阶上,一个卡在支撑体上端面,带动支撑体和座体整体后拉,最终带动针头完全进入筒体而实现自毁,杜绝了因处理不当导致的针尖外露现象,确保了自毁效果,不仅给废物处理带来方便,同时也无法被不法分子重复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毁装置的座体和支撑体的结构都非常简单,装配时定位简单,同时座体的底面为内凹的球面,能够使支撑体在与座体接触时中心不受力,边缘受力,使得结构更加稳定,而支撑体采用与座体底部球面相适应的弧形薄板,在装配时与座体底部的球面贴合稳定,而在自毁回拉时,支撑体由于其中部受到向下的拉力和薄板球面塑料自身的反弹力而外翻,外翻后的支撑体能够轻松脱离支撑槽。
(2)本实用新型的杆头上的两个台阶都由阻挡台、细短连接部和薄弹片组成,弹片与杆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这样在使用时,杆头向前移动,弹片轻松向下变形,分别越过支撑体的中心通孔和座体的环形台阶后恢复变形,第二弹片搁置于支撑体的中心通孔上完成动作;而在自毁回拉时,由于弹片上部的阻挡台的阻挡,弹片向上变形的空间被阻,从而带动支撑体和座体后拉。
(3)本实用新型的杆头的第一台阶的弹片直径小于支撑体的中心通孔的直径,这种结构使得装配好的推杆向前穿过支撑体的动作顺畅轻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一武;江波,未经毛一武;江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8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