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对提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7312.1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敏;楚永平;周睿;金伟;门永林;成军强;谢莹莹;李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38 | 分类号: | B61F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对提吊机构,属轨道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转向架都设置了专门的轮对提吊装置,以实现转向架整体起吊的功能,轮对提吊一般分两个部分,一部分结构焊接在转向架侧梁端头或和弹簧筒铸造在一起,另一部分设置在转臂或轴箱,零部件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且工艺性普遍不是很好,同时在此处还需要设置一系垂向减振器,因此空间紧张,经常出现轮对提吊和一系垂向减振器位置冲突而设计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轮对提吊机构。
由于轮对提吊和一系减振器位置重合,且都连接着构架端头和轴箱(或转臂),因此申请人考虑将这两个功能部件的功能合二为一,以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由于轮对提吊装置是无法提供一系减振器的阻尼,因此只能考虑将轮对提吊功能附加到一系垂向减振器上。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对提吊机构,组成包括:构架、轮对、夹紧箍、定位转臂,定位转臂通过螺栓安装到构架的定位座上,夹紧箍和定位转臂通过螺栓连接将轮对紧紧夹住,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系垂向减振器,所述一系垂向减振器内部设有提吊止挡,一系垂向减振器的上端与构架连接,下端与夹紧箍连接。
进一步的,一系垂向减振器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到构架减振器安装座,下端通过螺栓安装到夹紧箍上。
本实用新型取消原有的复杂的轮对提吊装置,利用一系垂向减振器提供轮对提吊功能。在一系垂向减振器正常工作行程内,止挡不起作用,在转向架起吊时,减振器位移逐渐变大同时内部止挡间隙变小,最终止挡起作用,将夹紧箍拉住。此结构设计思路巧妙,应用方便,可以优化转向架结构,提高生产组装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可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转臂式定位的轨道车辆转向架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轮对提吊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转向架牵引装置,如图1所示,组成包括:构架7、轮对9、夹紧箍8、定位转臂5,定位转臂5通过螺栓安装到构架7的定位座6上,夹紧箍8和定位转臂5通过螺栓连接将轮对9紧紧夹住,其还具有一系垂向减振器1,所述一系垂向减振器1内部设有提吊止挡,一系垂向减振器1的上端与构架7连接,下端与夹紧箍8连接。如图1所示,一系垂向减振器1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到构架7减振器安装座10,下端通过螺栓安装到夹紧箍8上。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7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车
- 下一篇:高速铁路货车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