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溶液染料生产的压滤下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6608.1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6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潘水木;李兴均;戴紫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普米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94 | 分类号: | B01D29/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700 安徽省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液 染料 生产 压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溶性染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液染料生产的压滤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水溶性染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经过压滤后的活性染料中间产物的滤饼从压滤机卸下后,再次投入反应釜溶解,进入下一个生产工序。目前常用传统方法是将压滤机和反应釜分离设置,因此卸下滤饼需要借助运输工具转运至反应釜,在运输及投料的中间环节中滤饼损失较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一次生产的滤饼质量较大,运输麻烦,且运输滤饼的工具在运输完成后也需要清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不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且能将压滤和下料统一起来的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水溶液染料生产的压滤下料系统,压滤下料系统包括压滤机,以及设置于压滤机下方的反应釜,所述压滤机的出料口与反应釜的进料口对应设置。
所述压滤机设置于反应釜上方的机架或阁楼上,且压滤机与反应釜之间设有可移动的滤液挡板。
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设有斗形的进料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改变现有技术中压滤机与反应釜分离设置的局面,将压滤机设置于反应釜之上,在压滤机压滤完成后将滤饼直接投入反应釜中溶解,省却了运输及投料步骤,极大了减少了滤饼在中间环节的损失,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滤机;2为反应釜;3为压滤机出料口;4为反应釜进料口;5为滤液挡板;6为进料挡板;7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溶液染料生产的压滤下料系统,包括压滤机1,以及设置于压滤机1下方的反应釜2,压滤机1的出料口3与反应釜2的进料口4对应设置。由于压滤机1体积庞大,重量也大,故考虑将压滤机1设置于反应釜2上方的机架7或阁楼上,且压滤机1与反应釜2之间设有可移动的滤液挡板5。
由于压滤和投料是两个先后的过程,故在本实用新型中,先将滤液挡板5放在压滤机1下方,利用接液盘或者其它接液装置进行滤液收集。待压滤完成后,撤销滤液挡板5,此时压滤机1的出料口3可正对反应釜2的进料口4。
由于压滤后的滤饼体积较大,而反应釜2的进料口4相对较小,故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釜2的进料口4处设有斗形的进料挡板6,防止在下料过程中细碎的滤饼进出,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压滤机与反应釜分离设置的局面,将压滤机1设置于反应釜2之上,在压滤机1压滤完成后将滤饼直接投入反应釜2中溶解,省却了运输及投料步骤,极大了减少了滤饼在中间环节的损失,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普米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普米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6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筒口固定盘
- 下一篇:厚壁圆管双头加热缩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