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电阻率传感器的刻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6466.9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张亚东;杨春德;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电阻率 传感器 刻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刻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流体电阻率传感器的刻度装置。
背景技术
地层评价仪(EFET)中的流体电阻率传感器及电导率传感器,可以实时判断井下泵抽流体的电阻率及电导率,从而确定合适的取样时机。电阻率传感器传统的刻度过程,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盐水以模拟不同的电阻率。这存在以下问题:
1)盐水实际电阻率受温度、盐纯度、水纯度以及测量设备精度等多种条件限制,难以保证高精度及高重复性;
2)一次配置的盐水只能用于一次刻度操作,在需要多次刻度时则需要反复配制盐水,不利于仪器的批量生产;
3)刻度过程操作繁琐,不利于现场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采用盐水来刻度流体电阻率传感器时精确度较低且不利于现场测试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体电阻率传感器的刻度装置,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该相互串联的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包含三个连接点,第一连接点连接RESCON电路板的A0管脚,第二连接点连接该RESCON电路板的M1管脚上,第三连接点连接该RESCON电路板的M2管脚;
其中,RESCON电路板的A0管脚为该电阻率传感器提供激励信号,M1管脚及M2管脚接收该电阻率传感器的响应信号。
优选地,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一连接点,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二连接点,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三连接点;
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该刻度装置包含多对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其中:
每对中的第一电阻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选择开关连接到该第一连接点,第二端通过第二选择开关连接到该第二连接点;每对中的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均连接到该第三连接点;
每对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中,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该第一选择开关及该第二选择开关同步地调节到某一个第一电阻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刻度装置克服了目前采用盐水来刻度流体电阻率传感器时精确度较低且不利于现场测试的缺陷,实现了对地层评价仪流体电阻率传感器的快速准确刻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刻度装置,相比目前的盐水刻度技术,具有一致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现场应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阻率传感器的刻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阻率传感器刻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阻率传感器的刻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阻率传感器刻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阻率传感器刻度装置主要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电阻RA和第二电阻RB,其包含三个连接点。第一电阻RA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接点A,第一电阻RA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连接点B,第二电阻RB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三连接点C;其中第一电阻RA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B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
RESCON电路板连接到电阻率传感器连线的管脚中,包含A0管脚、M1管脚以及M2管脚。其中,RESCON电路板的A0管脚为该电阻率传感器提供激励信号,M1管脚及M2管脚接收该电阻率传感器的响应信号。如图1所示的刻度装置,其第一连接点A连接到该A0管脚上,该第二连接点B连接到该M1管脚上,该第三连接点C连接到该M2管脚上。
通电后通过测试分析,记录电阻率传感器对应于该第一电阻RA和第二电阻RB的刻度系数。后续还可以采用相应的盐水进行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6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