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涡轮流量计用叶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6337.X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彭丹丹;甘晓梅;付苏涛;李云泽;刘杰;孙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精大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28 | 分类号: | G01F1/2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涡轮流量计 叶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涡轮流量计用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已有的涡轮流量计在流量计壳体内直接装配了直板型叶片轮,直板叶片轮被轴承组件支撑在计量腔体的中心线上。在流体的推动下直板叶片运转,运转时直板叶片切割安装于壳体上的永久磁钢的磁力线,利用传感器接收并感应成脉冲信号发出,该脉冲信号与流体的流量成比例,通过采集脉冲信号就得到了流量数据。
通常设计的传统涡轮流量计,流体流经直板型叶片轮时,相对直板型叶片轮有一个入射角,从而在直板型叶片轮转动时既产生摩擦阻力,又产生黏滞阻力,而这两个阻力都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即粘度越大阻力也就越大。
壳体与直板型叶片轮相互之间间隙较大,因此当介质粘度较大时,直板型叶片轮旋转阻力增大,而介质却已经在很大的间隙中流出,此时信号与流量就不能成为比例关系,造成极大的计量误差。
永久磁钢在通过小流量时对直板型叶片轮产生的磁阻力矩相对较大,同时也影响了直板型叶片轮的正常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涡轮流量计用叶轮结构,结构设计新颖,提高了流量计的计量准确,特别适用低流速微小流量的流体计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微型涡轮流量计用叶轮结构,包括有安装于转轴上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外壁上加工有螺旋叶片,叶轮内设有永久磁钢。
所述的微型涡轮流量计用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久磁钢的N/S极指向垂直于转轴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设计采用了螺旋叶片:流体经过螺旋叶片上的任意不同半径时,流动方向都与螺旋叶片的角度平行,使得流体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没有夹角,因此流体在叶片上产生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
2、设计的叶轮内埋铸永久磁钢,永久磁钢与叶轮一体,均匀而连续的运转,传感器接收磁极变化并转换为连续而均匀的电信号脉冲,该脉冲与永久磁钢的转速成比例,而永久磁钢的转速又与流体的流量成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
微型涡轮流量计用叶轮结构,包括有安装于转轴1上的叶轮2,叶轮2外壁上加工有螺旋叶片3,叶轮2内设有永久磁钢4。
永久磁钢4的N/S极指向垂直于转轴1的轴线。
工作原理说明:
螺旋叶片3及埋入叶轮2内部的永久磁钢4靠特殊的轴承组件支撑于流量计壳体内,并依靠调节螺旋叶片3位于壳体内的中心位置,通过壳体外置于永久磁钢4的正上方的传感器进行信号收集。当液体流经并推动螺旋叶片3的叶片转动,同时带动永久磁钢4转动,传感器感应磁极转换并发出脉冲信号,传输到上部的放大电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精大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精大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6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淬火钢连齿加工的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
- 下一篇:一种液态模锻镁合金轮毂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