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紫外线遮阳帽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5010.0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5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生;夏锡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金生;夏锡海 |
| 主分类号: | A42B1/18 | 分类号: | A42B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遮阳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帽,尤其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遮阳帽。
背景技术
夏季,人们通常通过带上各种带沿的帽子来遮挡阳光直接照射到脸部,以避免太阳紫外线对脸部造成损害。
为了防止紫外线照射,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防紫外线遮阳帽。其中于2005年10月12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CN2732022Y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遮阳帽,所述防紫外线遮阳帽包括帽檐、帽圈及将帽檐、帽圈相连接的连接装置。在帽檐的表面涂覆有可防止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的涂层。连接装置包括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卡齿部及卡孔部。在卡孔部上设置有卡孔,卡齿部上设置有与卡孔的位置相对应并可插入卡孔并定位的卡齿。卡孔部与卡齿部分别与帽檐、帽圈固定连接。当旋转帽檐时,卡齿插入并定位在不同的卡孔中,即可调整帽檐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角度的阳光照射。
在所述实用新型的防紫外线遮阳帽中,虽然通过卡齿部和卡孔部的配合而可调整帽檐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角度的阳光,但是由于采用的是卡孔,因帽圈尺寸的限制,从而限制卡孔的数量,从而使得帽檐的角度调整精度进而适应不同角度的阳光的能力受限。
此外,连接装置的设置使得帽檐的位置调整范围为360度调整,这使得当帽檐向人脸部方向过度调整时,帽檐和帽圈的相对边缘之间会出现露出人的额头的缝隙,紫外线会通过此缝隙直接照射到人脸部的额头部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完全有效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而且需要人手动调整位置而造成使用不便。
还有,由于连接装置的固定采用铆钉,当铆钉松动时会影响卡齿部和卡孔部的配合松紧度,从而影响帽檐的角度调整;更进一步地,当铆钉非常松,连接装置失效,从而帽檐的角度调整失效。
再有,当该实用新型的防紫外线遮阳帽在不使用时,在所述防紫外线遮阳帽无法放置其他地方时(例如手袋、提包、车架、车箱等)时,防紫外线遮阳帽要么拿在手上要么通过帽圈戴在人头上。防紫外线遮阳帽拿在手上时会占用一只手,影响人做其他事情,不便于携带;防紫外线遮阳帽戴在头上时,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增加了人的头部出汗。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紫外线遮阳帽,其能提高帽檐相对帽圈的角度调整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紫外线遮阳帽,其能使帽檐向人脸部方向调整时帽檐和帽圈二者的相对边缘之间不产生阳光直接照射人的额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紫外线遮阳帽,其能使得帽檐和帽圈之间的连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紫外线遮阳帽,其在不使用时无需占用人手或带着头上,携带方便。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紫外线遮阳帽,包括:帽檐;帽圈,位于帽檐的内侧;以及两个连接装置,分别设置帽檐的相对两侧并连接帽檐和帽圈。帽檐包括;防紫外线透明片体;两个帽檐旋转配合部,各帽檐旋转配合部设置于防紫外线透明片体的内表面的对应的一个角部;以及两个穿孔,各穿孔穿过对应帽檐旋转配合部且各穿孔的中心线与对应帽檐旋转配合部的旋转中心线重合。帽圈包括:本体;两个帽圈旋转配合部,设置于本体的外表面上,各帽圈旋转配合部在帽檐和帽圈装配后与对应帽檐旋转配合部可转动地连接配合;两个固定孔,各固定孔设置于对应帽圈旋转配合部、且各固定孔的中心线与对应的一个帽圈旋转配合部的旋转中心线重合。各帽檐旋转配合部包括:多个旋转定位突条,围绕帽檐旋转配合部的旋转中心线沿周向等间隔布置,各旋转定位突条的纵向沿帽檐旋转配合部的径向方向;以及多个旋转定位凹部,围绕帽檐旋转配合部的旋转中心线沿周向布置,各旋转定位凹部位于相邻旋转定位突条之间。各帽圈旋转配合部包括:多个旋转定位凸棱,围绕帽圈旋转配合部的旋转中心线沿周向等间隔布置,各旋转定位凸棱的纵向沿帽圈旋转配合部的径向方向且在帽檐和帽圈装配后插入对应帽檐旋转配合部的一个旋转定位凹部中;以及多个旋转定位凹槽,围绕帽圈旋转配合部的旋转中心线沿周向布置,各旋转定位凹槽位于相邻旋转定位凸棱之间且在帽檐和帽圈装配后容纳对应帽檐旋转配合部的一个旋转定位突条。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紫外线遮阳帽,优选地,各旋转定位突条和旋转定位凸棱的横截面形状相同,选自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半圆形、或上部为弧形下部为长方形的结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金生;夏锡海,未经赵金生;夏锡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5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