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振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4823.8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柳林;浦永华;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41/09 | 分类号: | H01L41/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振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器,尤其涉及一种能适用于多数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压电振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压电振动器作为振动器的一种,由于其元件数量少、同时体积小且轻薄而被广泛应用,如压电振动器被广泛于手机上,是手机来电的一种提醒方式,使人们感觉手机的来电动态或信息提示。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压电振动器包括压电振子、与压电振子相连并用以加强振动的质量块以及用于夹持压电振子与质量块的夹持件,当压电振动器纵向跌落时,质量块连同夹持件容易纵向滑落,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压电振动器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产品的振动性能的压电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压电振动器,其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容纳空间内的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设有振子、与振子相连的质量块以及独立的、用于夹持振子和质量块的第一夹持件,所述振子设有基板、设于基板两侧的第一压电片及第二压电片,所述振子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两侧的用于固定第一夹持件的挡边。
优选的,所述挡边分别自所述基板的两个长侧边凸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呈匚形,且其设有抵接于第一压电片上的第一固定部、自第一固定部两端延伸并夹持于振子及质量块的外部的一对第一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挡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振动单元还设有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方向相对且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件呈匚形,且其设有抵接于质量块上的第二固定部、自第二固定部两端延伸并夹持于第一夹持件的第一连接部外表面的一对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压电片之间设有第一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电片与质量块之间设有第二垫片。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具有中间厚、两边窄的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振子设有凸出振子表面的用于限制第一夹持件位移的限位块,有效的防止了在跌落过程中,质量块连同第一夹持件一起滑落,并且在装配过程中还可以为质量块的安装提供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器100用于大多数电子产品,用于给用户提供更强烈的振动提示功能。
如图1和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器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压电振动器100主要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外壳10、收容并悬置于容纳空间11的振动单元200及固定外壳10与振动单元200的螺栓71。
振动单元200包括振子20、与振子20相连用以增大振子20振动量的质量块31以及独立的、用于夹持振子20和质量块31的第一夹持件41。所述质量块31具有中间厚、两边窄的对称结构。
振子20包括基板23、设于基板23一侧的第一压电片21及设于基板23另一侧且与质量块31相邻的第二压电片22。压电振动器100还包括与固持在基板23一端的FPC板51。
第一夹持件41设有抵接于第一压电片21上的第一固定部410、自第一固定部410两端延伸的两个第一连接部411,两个第一连接部411夹持于振子20的两侧及质量块31的两侧。第一夹持件41起到更好地固定连接振子20和质量块31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10与第一压电片21间还设有第一垫片61,该第一垫片61用于降低第一夹持件41对基板23及第一压电片21和第二压电片22的连接应力,避免振子20在振动过程中受到第一夹持件41的挤压而受损。这样,质量块31和振子20就可以通过第一夹持件41的固定而使二者组装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4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式玻筋检测仪
- 下一篇:混凝絮体性状观测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