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反弹弹簧救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4802.6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祁育新;师泽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育新 |
| 主分类号: | A62B1/22 | 分类号: | A62B1/22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弹 弹簧 救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紧急救险保护装置,具体是一种防反弹弹簧救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楼房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当发生地震、火灾等不可预测的险情时,仅仅依靠电梯、救生通道等是很难疏散全部人员的,因此个别被困人员只能爬到楼顶或阳台上以等待救援人员的救助,在此情况下,救援人员因无法进入楼内也只能采用铺放救生垫或使用救生吊车等方法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不够迅速、机动性不强的缺点,有可能还会会延误救援的最佳时间,而且使用救生垫时还可能会出现反弹现象,对被救人员会造成二次伤害。另外,对于跳楼轻生的人,也只能采用这些方法进行救助。
此外,在飞机降落时,如果起落架失灵,就得迫降。为避免摩擦导致飞机起火,通常需要在跑道上喷洒厚厚的一层消防泡沫。但是该方法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飞机起火,并不能有效降低碰撞和摩擦对飞机造成的损伤。目前对于这种情况,还没有更加有效的救险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反弹弹簧救险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救助处在高楼的被困者和轻生者,而且还可以用于飞机的迫降,具有迅速、安全等优点,救险效果非常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反弹弹簧救险装置,包括支架体,支架体顶部连接有弹簧网,弹簧网的底部均匀固接有若干根竖直设置的链条,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根呈拉伸状的拉紧弹簧,拉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体底部,在位于支架体中间位置的链条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第二逆止轮,第一逆止轮套固在第一轮轴上,第一轮轴与支架体固定连接,第二逆止轮套固在第二轮轴上,第二轮轴与支架体滑动连接,且第一、第二轮轴平行设置。
当人或飞机由高空落到支架体的弹簧网上时,弹簧网会利用其弹性而大大缓减冲击力对人体或飞机的伤害,当弹簧网受力向下弯曲时,固接在弹簧网底部的链条也会随着弹簧网的下降以及拉紧弹簧的拉力而同步下降,链条在下降过程中会顺利的通过啮合在其两侧的第一、第二逆止轮。当弹簧网达到最大变形而向上反弹恢复时,链条也会随着弹簧网而上升,此时由于链条是反向运动,第一、第二逆止轮就会卡死固定,以阻止链条的上升,链条固定后也阻止了弹簧网的恢复,从而实现了防止弹簧网反弹的目的。当救险使用完毕后,拉动固套第二逆止轮的第二轮轴,使原本与链条啮合的第二逆止轮离开链条,以此使弹簧网及链条恢复原状,之后再拉动第二轮轴,使第二逆止轮重新与链条啮合,以备下次救险用。
进一步地,在支架体中间位置固接有两根相对且位于同一平面的槽钢,第一轮轴的两端固定在两根相对的槽钢上,在两根相对槽钢的凹槽内滑动插接有一个框架,第二轮轴固的两端定在框架上,在槽钢和框架上还开设有相配合的销孔。这样,当框架在两根相对槽钢的凹槽内滑动时,就会带动第二轮轴滑动,从而实现了第二逆止轮与链条的远离或啮合。当框架带动第二逆止轮与链条啮合后,将销轴插入设于槽钢和框架上相配合的销孔中,就可以实现槽钢和框架的相对固定。
在支架体底部还设有滑轮,这样可以方便该救险装置的移动,提高其机动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机动性强、安全可靠,而且其防反弹设置可大大的提高救险的成功率,该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救助处在高楼的被困者和轻生者,而且还可以用于飞机的迫降,具有迅速、安全等优点,救险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1中C部分的剖视放大图。
图中:1-支架体、2-弹簧网、3-链条、4-拉紧弹簧、5-第一逆止轮、6-第二逆止轮、7-第一轮轴、8-第二轮轴、9-槽钢、10-框架、11-销孔、12-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反弹弹簧救险装置,包括支架体1,支架体1顶部连接有弹簧网2,弹簧网2的底部均匀固接有若干根竖直设置的链条3,链条3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根呈拉伸状的拉紧弹簧4,拉紧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体1底部,在位于支架体1中间位置的链条3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第二逆止轮5、6,第一逆止轮5套固在第一轮轴7上,第一轮轴7与支架体1固定连接,第二逆止轮6套固在第二轮轴8上,第二轮轴8与支架体1滑动连接,且第一、第二轮轴7、8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育新,未经祁育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4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电子围栏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报告和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