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3985.X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谢胜春;李德林;翁建峰;陈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河南龙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机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置涉及一种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载重试验是装载机整机下线前极其重要的检验环节之一,其检验所用载重物由不用机型装载机的额定载重量决定,装载机的额定载重量是指在平坦的道路上,当铲斗伸出最大距离时,为保证装载机所需的稳定性能,而规定铲斗所装物料的重量;载重试验不仅能进一步核对相应机型装载机的额定重量,同时还能检测出装载机在载重试运行情况下的整机性能。
传统的载重检验方式是将重金属铁块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试重块直接安置在铲斗上,引用上述方案往往会出现试重块形状规格偏小,致使铲斗各触点受力不均,影响整机性能检验;此外,最大弊端便是极易刮花漆后装配的铲斗漆面,造成漆面缺陷所带来的补漆返工。此种方案未能全面达到载重试验要求,且极易造成返工补漆,存在着结构缺陷与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高效,并能良好保护铲斗漆面的载重试验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皆与弧板相连接,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有面封板,弧板、支撑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面封板构成试重块壳体,试重块壳体内浇注有混凝土,弧板内固定有防撞锁座,防撞锁座上固定有防撞栓。
优选地,所述的试重块壳体具有与铲斗斗壁相同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板还包括一个弯折部分,试重块壳体通过该弯折部分与铲斗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弯折部分的后侧固定有加强弯折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外形与铲斗斗壁相仿,长度与铲斗长度相近,接触面均匀布置有橡胶材质防撞栓的试重块装置,通过多点,均匀布置橡胶防撞栓,实现与铲斗软接触,此方案通用所有装载机载重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提升载重试验效率,保护漆后装机的铲斗漆面,经实践证明,此种试重块能充分满足装载机载重试验要求,且载重试验后铲斗漆面保护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左视图;
图2为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立体图a;
图3为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立体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左视图,所述的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板2,支撑板2的前端皆与弧板1相连接,两个支撑板2之间固定有面封板4,弧板1、支撑板2的一部分以及面封板4焊接成试重块壳体。如图3所示,为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立体图b,所述的试重块壳体具有与铲斗斗壁相同的形状,试重块壳体内浇注有混凝土,在往其中浇注混凝土时,每个工艺孔里各预埋一件防撞锁座5,将防撞栓6锁在防撞锁座5上。如图2所示,为装载机载重试验装置立体图a,所述的支撑板2还包括一个弯折部分,试重块壳体通过该弯折部分与铲斗相固定。所述弯折部分的后侧固定有加强弯折板3。
使用时,把相对应机型的载重试验装置平放于地面上,装载机将其铲进铲斗内,装载机铲斗载重试验装置由橡胶材质的防撞栓6与铲斗斗壁接触,接触点均匀分布在铲斗内。根据载重试验需要及时更换不同规格试验块,然后进行各项载重试验。铲斗与载重块各触点受力均匀,且铲斗处在各种角度运行时不易刮花产品漆面,达到高效检验的同时,也对铲斗漆面进行充分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河南龙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河南龙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39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