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3215.5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6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顾丹凤;邱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头 弹力 胸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于胸腹部的绷带,尤其是一种易于调整松紧和固定,且便于胸腹部术后引流管通过的单侧多头弹力绷带。
背景技术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以外科胸部术后为例,除常规处置伤口外,还需对全胸作加压包扎,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通常采用多头胸带包扎固定,一般的多头胸带由普通的棉纺布裁剪而成,其结构主要是长方形的一块后片和连接后片两端的两块前片组成,后片两侧腋下还分别连接水平条状布带的一端。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胸带的前后片包裹、覆盖患者伤口,然后由上向下依次将一侧的一条布带翻至胸前,拉紧、止于对侧,将相对应的另一侧布带拉紧,覆盖在对侧布带上;下一条布带同法翻至胸前,拉紧,止于对侧的同时,也将其上沿叠压在上一条的下沿,这样,依次将以下的布带绑缚在胸前,将最后的两条布带在胸前打结。此种方法至少需要两个医护人员完成,且仅依靠布带的叠压和打结容易导致松动脱落。其次,由于需依靠布带相互叠压固定,张力较差,医护人员不易控制压力大小,包扎过松不能达到加压的效果,包扎过紧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再次,临床胸腹部术后往往需要放置引流管,由于传统的胸腹带由棉质布块组成,不便于引流管顺利通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多头带耗费人力,易松动脱落,松紧度不易控制及术后引流管无处通过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包括一块长方形后片,一端连接一与后片相同织物的前片,另一端水平依次连接数根条状纯棉布带。
所述的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其后片、前片是由弹力织物制作,条状布带由无弹性的纯棉布制作。
所述的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其前片外侧面覆有一层弹性绒布,其条状布带一端内侧面粘有魔术贴钩面。
所述的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其条状布带依次水平重叠连接于后片一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方便观察伤口、换药时打开和重新包扎。魔术贴钩面和前片绒布面相联接不易松脱,通过由弹性织物制成的前后片和条状棉布带可调整胸腹带的松紧度,使胸、腹部受到均匀一致的压力,在不影响患者正常呼吸的同时可减少狭窄胸腹带紧勒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同时,通过后片一端联接条状布带,一端联接前片的结构,可留有空间让引流管通过,操作时可以根据胸腹部术后引流管的位置放置本例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使包扎后的胸腹带保持牢固、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内侧面。
图2是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外侧面。
图中
1.后片内侧面
2.后片外侧面
3.前片内侧面
4.前片绒布面
5.条状布带
6.魔术贴钩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以胸部术后,并有留置引流管为例,将所述单侧多头弹力胸腹带后片垫于患者身后,所述前片从患者腋下向胸前围裹,此时可作适当调整,所述后片与前片应尽量覆盖伤口敷料,露出引流管的部分,前片多余部分可向内折。将布带翻至胸前、拉紧,用布带一端的魔术贴钩面贴于对侧前片的绒布面,下一条布带翻至胸前,拉紧,其上沿叠压在上一条的下沿,一端与前片贴紧,同法依次由上向下使布带紧贴于前片,使整片布带包裹患者胸部,并固定,且松紧度适宜。在此期间,根据引流管位置将其穿过条状布带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3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反应桶
- 下一篇:一种大坡降管道介质消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