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卤阻燃铜塑复合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2932.6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9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君;刘刚;王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11/00;G02B6/44;B32B15/09;B32B15/20;B32B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11014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带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卤阻燃铜塑复合带。
背景技术
铜塑复合带是电缆用纯铜带的替代产品,是现代铜加工材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它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高温、收缩小等优良性能,表面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保护缆芯不受潮气侵袭,在通信电缆、通信光电缆行业上的应用正在持续增加。铜塑复合带是纯铜带层与塑料层热贴而成,塑料层所占厚度比达到甚至超过了一半,由于塑料易于燃烧,使铜塑复合带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铜塑复合带塑料层进行阻燃改性。塑料的阻燃一般使用卤-锑结合的方式,但因卤素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塑料阻燃剂无卤化是当今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薄结构无卤阻燃铜塑复合带,一方面解决铜塑复合带存在的可燃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避免含卤阻燃剂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卤阻燃铜塑复合带,铜塑复合带包覆于通信电缆或光缆外表面,铜塑复合带依次包括紫铜层和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
所述铜塑复合带依次为紫铜层、胶黏剂层和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所述胶黏剂层2厚度为0.0015~0.015mm。铜塑复合带总厚度为0.028~0.308mm。所述紫铜层1厚度为0.02~0.2mm,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3厚度为0.008~0.058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提供了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铜塑复合带,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扩大了产品应用范围。采用了无卤阻燃剂,对环境没有污染。
2、本实用新型铜塑复合带,具有超薄结构,节省了大量宝贵的铜材,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铜塑复合带采用无卤阻燃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与铜带复合,参照GB/T16958-2008,聚酯膜拉伸强度≥150MPa,大大超过一般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塑料层的强度,保证了铜带减薄后铜塑复合带的整体强度。由于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折叠性和抗撕裂性等,可提高产品的施工性。经过阻燃改性后薄膜性能稳定,阻燃效果好。无卤阻燃聚乙烯薄膜保存了聚乙烯薄膜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耐冷冻性等增加了阻燃性。
4、研制了应用于铜塑复合带的新型无卤阻燃胶黏剂,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电性能,绕曲性能及较强的粘接力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紫铜层;2、胶黏层;3、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紫铜层;2、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铜塑复合带为紫铜层1和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3的复合结构,紫铜层1和双向拉伸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3由胶黏剂层2粘结而成。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铜塑复合带为紫铜层1和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3在70℃热贴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紫铜层通过冷轧得到,铜塑复合带的总厚度为0.028~0.308mm,其中,紫铜层的厚度为0.02-0.03mm,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的厚度为0.008~0.058mm,胶黏剂厚度控制在0.005~0.05mm。双向拉伸无卤阻燃聚酯薄膜层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从上海孚众实业有限公司购入。
所述胶黏剂层为树脂和对甲苯磺酸组成,所述树脂按质量分数计,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20%,饱和聚酯32%,环氧树脂32%,密胺树脂6%和聚氨酯10%;对甲苯磺酸的加入量为树脂总质量0.6%。无卤阻燃胶粘剂中含有膨胀阻燃剂,其组成成分为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低水硼酸锌,其质量比为2∶1∶1∶0.3。具有极好的电性能,绕曲性能,无需后固化处理,较好的金属粘接性等特点,进一步提高了铜塑复合带的剥离强度。
所述胶粘剂层为树脂、膨胀阻燃剂和对甲苯磺酸组成,所述树脂按质量分数计,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8-22%,饱和聚酯29-35%,环氧树脂29-35%,密胺树脂4-8%,聚氨酯8-12%;膨胀阻燃剂加入量为树脂总质量的15-25%;对甲苯磺酸的加入量为树脂总质量0.6%。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入量为共聚物总重量的15-30%。所述膨胀阻燃剂为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和低水超细硼酸锌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聚磷酸铵40-55%,季戊四醇20-30%,三聚氰胺20-30%和低水超细硼酸锌4-8%。所述硼酸锌平均粒径为D0.05-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2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邮简机
- 下一篇:换流变压器、平抗电抗器在线检测装置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