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沉淀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2392.1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元;祁本武;徐元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尤其是混凝沉淀反应器,是基于涡流混凝反应、重力分离、动态过滤、污泥浓缩的沉淀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混凝动力学方面,国外主要研究絮凝速度、絮凝体结构密度、水力条件与絮凝体破裂的定量关系,以探索最佳搅拌强度和最佳絮凝时问。对澄清池的改造则多以悬浮泥渣层、污泥回流和排放及澄清池自动控制为研究方向。研究认为高浓度的回流污泥可以形成絮凝质量更好、密度高、分离性能好的固液两相体系。法国威立雅(Veolia)子公司OTV—Kruger推出的专利产品Actiflo®高速沉淀池及法国得利满(Degremont)公司开发的专利产品高密度澄清池(DENSADEG)在欧洲均已广泛应用,具有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等优点,但这二种沉淀池的布置比较分散,絮凝与沉淀之间虽然增设了导流墙,但还存在配水不均匀的现象,影响出水水质。更因其是专利产品,设备、材料价格相对较贵,投资较高。
国内一体式的混凝沉淀反应器的技术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原反应室内增设网格以提高反应效果;第二,在沉淀区增设斜管(板)以提高沉淀效率;第三,改造排泥装置,在池底加装刮泥机等设备。国内目前研制的部分产品存在建设费用相对较高,需增设回流泵、搅拌机等机械设备,且需考虑设备在高腐蚀水处理中的防腐等问题。为了改善澄清池的性能,拓展其适用范围,更有效地提高絮凝工艺的效率、抗冲击能力及运行效果,节省投资和降低制水成本,有必要研制一种较优化的经济高效澄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提高絮凝工艺的效率、抗冲击能力及运行效果一体式混凝沉淀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混凝沉淀反应器,所述反应器为一体式装置;包括进水单元、絮凝反应单元、斜板、沉淀单元、污泥浓缩单元和集水堰、排泥管道;进水、絮凝反应单元设置于装置的中央上部,且设置网格填料,网格填料由网格状的空心球体组成;斜板单元环绕于进水、絮凝反应单元,斜板单元为小间距斜板,小间距斜板间距小于2cm;斜板间距较小,可完全消除传统沉淀设备矾花在沉淀过程中所造成的脉动,明显提高沉淀效率。沉淀区位在斜板沉淀单元的下面,污泥浓缩单元在沉淀单元的下部且为锥体形状,污泥浓缩单元的最底部为排泥管道。
所述进水单元和絮凝反应单元为侧向进水排布,原水经管道混合器后沿进水管从进水单元、絮凝反应单元的侧部流入,且进水处设置旋流器。
装置的中央上部设有进水、絮凝反应单元;絮凝反应单元环绕于进水、絮凝反应单元,斜板沉淀区位于淀絮凝反应单元的下面;污泥浓缩单元在斜板沉淀单元的下部且为锥体形状,污泥浓缩单元的最底部为排泥管道。
污泥浓缩单元为回流比60%以下的低回流比污泥浓缩单元。即设置的污泥浓缩区,污泥浓度高,用低回流或无回流技术(低回流时回流比控制为0~60%),排泥效果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进水单元采用侧向进水排布结构,原水经管道混合器后沿进水管1从池体侧部流入进水、絮凝反应区,且进水处设置旋流器2,增大混合程度,减少水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混凝沉淀反应器是基于涡流混凝反应、重力分离、动态过滤、污泥浓缩等理论而提出的。拓展混凝沉淀反应器的适用范围,更有效地提高絮凝工艺的效率、抗冲击能力及运行效果,节省投资和降低制水成本,是一种较优化的经济高效澄清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进水口 2旋流器;3絮凝反应室;4小间距斜板;5沉淀区;6污泥浓缩区;7集水堰;8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混凝沉淀反应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建。加入混凝剂的原水经管道混合器后沿进水管1从池体侧部流入,经旋流器2旋流进入絮凝反应室3,经充分混合絮凝后向下流入斜板沉淀区5,斜板沉淀区内设置小间距斜板4,可有效提高沉淀效果。斜板沉淀区后,具有良好沉淀效果的絮体沉淀至污泥浓缩区6进行污泥浓缩,澄清水则通过在沉淀区设置的斜管(板)进一步固液分离,分离水经配水均匀的清水区流入沿池体外墙设置的环形集流槽。浓缩后的污泥少部分经喉管回流至第一反应室,其回流量可由设置在池顶的操作杆控制,大部分通过在池底对称设置的环形排泥管排出池外。
本实用新型混凝沉淀净水器主要具有以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2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复合管道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转动惯量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