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棒拼接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1455.1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国;何京辉;崔胜峰;李立伟;杨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晶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7/04 | 分类号: | B28D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054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短硅棒拼接过程中使用到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单晶硅的拉制过程中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硅棒,但是硅棒的切片设备对硅棒的长度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在硅棒的截断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较短的硅棒,但是短棒的切割时间不变,这样加工的成本较高,就需要将一些较短的硅棒拼接成较长的硅棒来进行切片。原来两根或多根圆硅棒在拼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需要拼接的硅棒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问题,造成拼接后的圆硅棒开方时出现边长差异,在切片过程中容易出现接受线网的张力不均而引起断线的问题,断线容易造成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在拼接过程中两根或者多根圆硅棒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拼接夹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棒拼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3根夹紧柱,所述夹紧柱沿轴线方向设有至少两根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夹紧柱并通过螺接的方式与所述夹紧柱固定连接。
所述夹紧柱为4根,所述夹紧柱沿圆周设置。
所述夹紧柱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调节螺栓的轴线位于其所在夹紧柱的轴线和与所在夹紧柱相对应的夹紧柱的轴线所形成的竖向平面上并与其所在夹紧柱的轴线垂直。
所述调节螺栓为“T”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装置在夹紧柱上设有可以调整圆硅棒位置及垂直角度的调节螺栓,在圆硅棒拼接时通过测量调节螺栓到四周夹紧柱的距离来对圆硅棒进行准确定位,保证两根或多跟圆硅棒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保证了拼接后的圆硅棒在开方时不会出现边长差异,避免了在方硅棒切片的过程中出现因断线而引发的生产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 2、夹紧柱 3、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硅棒拼接夹紧装置,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3根夹紧柱2并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夹紧柱2沿轴线方向设有至少两根调节螺栓3,所述调节螺栓3为“T”型,所述调节螺栓3穿过所述夹紧柱2并通过螺接的方式与所述夹紧柱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3的轴线与其所在夹紧柱2的轴线垂直,所有调节螺栓3都指向同一条竖向直线。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硅棒拼接夹紧装置,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4根夹紧柱2并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夹紧柱2沿轴线方向设有至少两根调节螺栓3,所述调节螺栓3为“T”型,所述调节螺栓3穿过所述夹紧柱2并通过螺接的方式与所述夹紧柱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3的轴线位于其所在夹紧柱2的轴线和与所在夹紧柱2相对应的夹紧柱2的轴线所形成的竖向平面上并与其所在夹紧柱2的轴线垂直,保证在夹紧的过程中调节螺栓3可以与圆硅棒的外表面垂直。
在使用时,首先将一根短圆硅棒放置于所述装置的中心,调整调节螺栓3将短硅棒夹紧。然后,将另一根短硅棒放置在固定好的短圆硅棒的上端,测量调节螺栓3到四周夹紧柱2的距离,使两个短硅棒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后,将上端的短硅棒同样用调节螺栓3固定,保证在圆硅棒的拼接过程中不会出现硅棒的偏置。从而保证了拼接后的圆硅棒在开方时不会出现边长差异,避免了在方硅棒切片的过程中出现因断线而引发的生产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晶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邢台晶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1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活络模动模推拉固定板连接装置
- 下一篇:整体工字轮